第四届深圳秋季茶业博览会于12月15日至1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在往届的基础上本次深圳茶博会再次升级扩容,展览面积由去年的2万余平方米扩至4万平方米,展位由1100个增至1880个。开设四大展馆,云集云南、福建、湖南、广西、湖北、江西、贵州及斯里兰卡、韩国、马来西亚的近千家企业,囊括传统六大茶类。
亮点一:参展品类全规模大
第四届深圳秋季茶博会上,云南普洱、梧州六堡茶、安化黑茶、雅安藏茶四大黑茶聚齐,大益、中茶等100余家知名黑茶企业千里跃进深圳。武夷星、天英、曦瓜、海堤茶业、北苑贡茶、台湾绿韵金香等海峡两岸茶叶巨头本届茶博会大展风采。福建坦洋工夫、四川川红、云南滇红、广东英红闪耀本届茶博会,并有信阳红这类创新红茶首次进驻,斯里兰卡茶叶局也携该国10余家企业,叫板中国红茶。绿茶也不甘示弱,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贵州绿茶、江西绿茶、信阳毛尖等从中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到此,其中贵州绿茶展示面积近400平方米,江西绿茶、信阳毛尖均是首次大规模挺进华南。白茶再现身,黄茶添新员。在过去的三年里,青睐黄茶的市民在茶博会能看到蒙顶黄芽,而今年,湖南君山银针茶业向黄茶的迷恋者捧上洞庭湖畔的君山银针黄茶。在往年的茶博会上,武夷山大红袍在乌龙茶类可谓是独领风骚数年,而在本届茶博会上,台湾乌龙、潮州单枞、安溪铁观音大面积扩张,与武夷山大红袍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黑茶的龙头企业白沙溪现场展示白沙溪黑茶博物馆中七件历史珍藏,包括300年前的历史老茯砖、50年代的黑茶毛茶样、60年代销苏黑砖样等,七大珍藏见证着安化黑茶的千年历史文化传承。
亮点二:茶文化活动出奇出新
深圳茶博会组委会组织了七大茶文化活动:国内外茶界精英盛大聚首中国茶界领袖高峰论坛,从“如何做好茶产业、如何传播茶文化、如何提高茶企科技和管理水平”三大议题论道茶业发展;佳人佳茗相随相伴的国际茶艺交流赛,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12支茶艺表演队同台献艺,演绎禅茶、道茶、传统民族茶艺及韩、日茶道等;名优茶拍卖会,征集到30余个市场罕见的珍藏茶品;组委会还联袂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举办茶王赛;此外,还举办了紫砂知识讲座、茶业品牌推介会、勐海古茶树认养保护活动。
亮点三:工艺茶品引人注目
云南海鑫堂茶叶用普洱茶压制成屏风、背景墙、对联等等,让普洱茶变成家居装饰之用。据其负责人介绍,现场搬来的屏风重达110公斤,背景墙重200公斤,对联重60公斤,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云南双江勐库戎氏现场展示的200多公斤的茶柱,高1.6米;形似南瓜称作“套瓜”的普洱茶,有11层,重200公斤,一套售价在16万元—18万元之间,原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上等材料;紫砂可以做成壶,而紫砂艺人姚忠则别出心裁,将紫砂泥雕成关公、项羽等历史人物,如真人般高大的紫砂雕塑,重达100余斤;紫熙堂将珍藏的100年前的老铁壶带到现场展示,让爱壶及收藏人士一睹百年老铁壶之神韵。根雕源自珍奇古木,雕成茶家具已属不易,不曾想还能雕成重达8吨的大水牛,并被千里迢迢带到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