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2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1年农村金融大事记


  1. 继续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模式 

  年初,银监会在2011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继续探索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模式。 

  评: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和农村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村镇银行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成长,不断壮大,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支不可多得的力量。实践证明,积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是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的现实选择。

  2. 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

  评: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支农主力军”,责任重大,贡献卓著。

  3. 现代农业成为信贷投放重点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行对外发布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报告认为,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支持“三农”的重点,也应由主要针对农户生产性周转贷款,转向以支持农业科技发展、开发中低产田、农业产业化生产以及农业风险管理等为主。

  评:如何提供配套的农村金融服务,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建立农村金融供求对接的有效机制和途径,已成为当前破解金融支持“三农”难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

  4. 高风险金融机构全面处置

  5月,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指明农村中小银行在“十二五”时期要实现的目标:高风险机构全面处置,历史亏损挂账全面消化,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现代农村银行制度基本建立。

  评:及时有效地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存款人、投资人等的利益,减少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成本,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提高金融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实现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5. “银十条”推动信贷支持小企业

  6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以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支持和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被业内人士称为“银十条”。

  评:“银十条”发布后,农村金融机构可通过缩短贷款审批流程、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实行差异化考核、发金融债等方式,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小企业融资之路更为畅通。

  6. 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加快进度

  6月,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在“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推动解决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的主力军。”据统计,在当时已经消除的708个空白服务乡镇中,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有573个。

  评:由于经济基础薄弱,金融发展落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办一笔金融业务需要跑几十公里路。消除金融空白服务乡镇,早已成为一项惠农的民生工程,彰显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7.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全面取消资格股

  8月,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主任姜丽明表示,今后将不再组建新的农村合作银行,现有农村合作银行要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全面取消资格股,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

  评:将资格股转为投资股后,股东只能实行股权转让,不再存在退股问题,可以实现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统一,提高股本金的稳定性,夯实农信社资本基础,有效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还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让资本说话”。

  8. 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收优惠延长

  10月,财政部发布消息,为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对农村金融机构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15年12月31日。

  评: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收优惠的延长,可以提升长期扎根农村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的积极性,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9. 纪念新中国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

  11月22日,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纪念新中国农村信用社成立60周年、全国农信社金融服务产品博览会及支农评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评:本次活动共有32个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参加。博览会集中反映了各地农村信用社60年的发展历史和改革发展成就,展出了220多个特色支农金融产品。历经一个甲子的磨砺与奋斗,农信社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10.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地位不断稳固

  11月22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了全国近80%的农户贷款,承担了近80%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重任,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资产和负债分别为12.3万亿元和11.6万亿元,居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二位;涉农贷款达到4.6万亿元,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的47.4%,占银行业涉农贷款总额的32.8%,其中农户贷款2.4万亿元,占银行业农户贷款余额的77.4%。

  评:60年来,广大农信人始终坚守在金融支农的第一线,立足县域,扎根农村,服务“三农”,近8万个网点遍布乡镇,近80万员工奋战一线,网点数量、从业人员、贷款覆盖面都高居各银行类机构首位,是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