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香弥辛卯 势旺壬辰
——写在2012年开年之际
本刊编辑部

  2011年伴着窗外悄然而至的雪,就这样结束了。而2011年的中国茶行业就像这空中的雪,安静又热烈,悠缓又紧促,当它彻底落在地上,就意味着这一年的完结,留下一片白色。但一段旅途的结束,往往正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空空的白色不是让我们单纯地追忆,而更多的则是鼓励我们去抒写新的乐章。

  俗话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茶位居家常之事的行列,但是排行最后的事实间接证明了茶在大部分百姓生活中还算不上必备。然而,2011年的《中国茶叶产业“十二五”时期发展建议》提出的各项有关注重茶产业的建议,无疑是一声唤醒人们对中国茶叶关注和支持的响亮号角。第一声固然振奋精神,但是顺延着这冲锋号涌出来的是人们的期待,在这被美好愿景照亮的道路上,中国茶业又该以何样的姿态前进呢?

  首先是要增产,2011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将近200万公顷,产量150余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产茶省份中,除甘肃省茶园面积出现下降外,其他省份茶园面积均出现增长,其中贵州、四川、云南等省份茶园增长面积较大。随着新茶园的逐渐开采,茶叶产量的增长势不可挡。在增产的基础上,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提高单产。我国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大的国家,面积约占世界的44%,但是产量却只有世界总产量的33%,茶园亩产效益较低。中国茶叶的增产不能再依靠单纯增加茶园面积,而是应该在茶园亩产量上下功夫,提高茶园亩产效益,就如同人的成长,我们希望中国茶产业既有高度,又不失优质的体魄,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强大!我们的目标是中国应该从茶叶大国变为茶叶强国。

  自从2010年红茶市场开始逐渐复兴,热度已然成了恒温,一直延续至今。而且伴随着这股热劲儿,不少茶企纷纷把自家的绿茶换上红装,跳进这红红火火的暖流里。只是溅起的水花有大有小,或是高档礼品茶,或是企业自创茶,而且预计这些水花至少在今后的几年中还会继续飞溅。不仅仅是红茶,近些年,有发酵工艺的茶,如各种黑茶、普洱茶、铁观音、岩茶系列等等,都备受欢迎,万众瞩目。普洱在经历了火热、低迷,现在趋于平稳,人们收之藏之。各种黑茶因其独特的口味,也保持着茶界“红人”的地位。铁观音素有大众情人之称,一直深受爱茶人的追捧,而其刮起了回归传统风,那传统浓香口味也广为大众所接受。同属于青茶类的各种岩茶,如大红袍、肉桂、水仙等,炭香十足,岩韵丰厚,在这跌宕起伏的茶市长久以来稳保高位,且居高不下。除此之外,从来以“温润含蓄”著称的白茶也有了“开放泛红”之势。绿茶也好黑茶也罢,都只是茶叶,可以保持原来茶叶的口感,同样也可以改变类别。可以宣传发扬某款茶,也可以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态度顺水而走。当把一款茶一下推向了巅峰,那么接下来等待的势必就是衰落。普洱茶的教训我们已经领教了,不可重蹈覆辙。我们希望茶行业可以集体燃成一把大火,绝不是随时会熄灭的点点火星。

  有句话道“我们除了品牌什么都比立顿强,立顿除了名气什么都不如我们”。虽说这只是一句玩笑,但是确确实实为中国茶企上了一堂生动的“品牌意识”课,而“课后”的各家茶企也真的将理论付诸行动,开始以各种形式打起品牌保卫战,同时也将是持久战。请名人代言作为打响企业名声的方法的确不失为上策。品质好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让大家知道你的产品也是绝不可小觑的。近几年陆陆续续的一些企业开始聘请名人代言,李冰冰、许晴等都为大家耳熟能详。去年部分企业如武夷星和品品香联手,一个下硬功,一个出软力,力图打造一流茶品牌的合作经营方式,也为大众所看好,并愿意效仿。横下一颗心天天想着独占鳌头不是万全之策,因为孤立必定无援。知晓自己底牌又了解对方实力并善加利用,互惠双赢才是良计。在销售上,有礼品定向、高端定向,或散卖、或批发,这些方式都可沿用。同时有些企业还继续加大力度进攻饮料市场,除了康师傅、统一等老品牌,去年的东方树叶也为这块茶领域添加一抹新亮点。此外,茶庄园这一新的消费模式也会是今后有条件的企业所考究的对象。也许不一定还是庄园套路,但是这种以休闲度假创造娱乐挖掘文化从而带动经济增长的道路,会越走越远。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最为渊源流长,耐人寻味。茶文化已经成为茶经济重要的支撑,伴随着茶经济的快速发展,茶文化也异常繁荣。介绍茶文化知识的书多了,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也多了。影视传媒中,电影、电视剧、动画和茶学讲堂纷纷播映。活动方面,各大茶博会也好,交流赛也罢,都为了茶文化的复兴尽出自己的微薄力量。表现茶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以恭谦友善为本,怎样都不为过。不难看出,这阵和煦的文化清风会持续下去,笔者唯有两点想提:首先希望这阵风不只时有时无,时大时小,而是一直吹下去;其二,希望它为本国人和外国人带来的更多的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容,绝非是一阵过后留下的短暂的清凉,否则即便时间持续得再久,最后也只能以空洞无味的一袖风作罢。

  辛卯茶味悠远,壬辰香韵更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