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小零售商,请准备好拼刺刀吧!

陈岳峰

  中小零售企业2012年的日子好过吗?

  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笔者想先从两家区域零售企业遇到的问题说起。

  安徽一家位于三四线城市的零售企业,在2011年面临了难以想象的竞争压力,该企业在安徽广德县有两家店,2010年前日子过得很滋润,但2011年大润发进入后发生了大逆转。该企业一线员工2010年的月薪为750元,但大润发在当地招聘一线员工的月薪为1400元。为了防止一线员工大量流失,无奈下,该企业在2011年把一线员工的工资提高到1300元/月,人力成本一下上升了近60%,利润空间遭受严重挤压。尽管这样,该企业能承受的一线员工的支出仍不足以与大润发这样的巨头抗衡。

  另一家中小零售企业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该企业在当地非常优秀,业绩上该企业比沃尔玛2011年在其所在地开业的门店要好得多。不过,沃尔玛的开业仍给其造成了不小的苦恼,苦恼居然是因为沃尔玛门店的员工80%都是该企业培养出来的。

  中国零售业正在朝两方面演变:一是外资或外来零售巨头正以不惜代价的方式抢夺三四线市场,而且这些巨头挟资本的优势,再加上战略上的亏损周期,卡住的正是当地中小零售企业的“命门”;二是,外资零售企业为本土企业输送人才的时代已经结束,本土企业正面临着为外资企业免费培养人才的窘境。外资巨头正以极低的成本获得本土企业十多年来辛苦建立起来的人力资源上的“红利”。

  这是相当可怕的信号。如果说之前的竞争还是表面上的,那么,从2012年开始,中小零售企业将和外资或外来巨头们真正进入到拼刺刀的阶段了!当这个行业从人才的抢夺,变成了开始进行人员的抢夺,就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但是,人力、租赁成本的上升已经让中小零售企业步入微利中的微利,让笔者担心的是,他们大多无外来资本、供应链不强,长期靠自身积累发展,能否抵住外资或外来巨头的这一轮剿杀?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对中小零售企业而言,以前的竞争都是小儿科,这一轮危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因为中小零售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惟一确定的是严峻),还将迎来外来企业最具杀伤力的全面打压。因此,你们别无选择,结局只有两个:要么被吃掉,要么在竞争中成长。只有敢于刺刀见红,甚至不怕牺牲,才有可能挺过这一轮,赢来真正的战略发展空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