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2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奶奶的团圆饭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唐山办事处 贾有利

  奶奶离开我已经有两个年头了。除了她那温暖慈祥的笑容和被岁月染白的满头银发外,奶奶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还有她做的团圆饭的味道。

  爷爷去世较早,打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他,只能从奶奶平常的话语里和发黄的老照片中勾勒出他的模样。自打爷爷去世后,奶奶就用她孱弱的身躯支撑起了这个多儿多女的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一点儿不假。父亲早早出来应征入了伍,到遥远的云南当汽车兵;二叔到生产队当了会计;大姑、二姑则和村里的年轻妇女们一起养蚕、织布、干农活,贴补家用;奶奶则主持着一家人的大小事务,赶猪上圈、洗衣做饭,屋里屋外,一个人整天地操劳不止。当时父亲还有点儿埋怨奶奶,认为她让自己远离家乡,饱受思乡之苦。然而在那个人人都要忍饥挨饿的年代,奶奶的抉择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概也正因为此,奶奶对于每年大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格外重视,希望在春节这个家家团圆的日子里,全家人可以坐在一起,分享一年的辛苦甘甜。

  后来,日子渐渐好起来。父亲、二叔张罗着盖了房,大姑二姑也分别成了家。这时,奶奶也一天一天老了,腰弯了,头也白了。然而,团圆饭的传统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每到年根儿,父亲和二叔就会买一些猪肉、蔬菜之类的年货给她老人家送去;大姑、二姑也会送一些油炸的年糕之类的吃食。在过年前几天,父亲、二叔在忙完家里的活计后,便到奶奶家帮着她整理过年的物件,劈柴、杀鸡、洗肉、择菜。奶奶则张罗着烧水、煮肉、贴灶神、摆供品。稍稍懂事的我也会在一旁打打下手,或者静静地看他们简单而幸福地忙碌着,而这时总有暖暖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我们身上,让人有一股说不出的惬意。

  到了正月里,奶奶就会选一个人齐的日子,早早地将屋里屋外拾掇地干干净净,板柜、炕上扫得一尘不染;然后做上两桌菜,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奶奶做的菜都是家乡的普通菜肴,但总是别出心裁,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让人回味。她把大白菜的帮子用热水淖过,用糖精、味精拌了,脆生生、水灵灵的,既爽口又开胃。奶奶最拿手的一道菜是炖粉条,细细长长的粉条在热气腾腾的锅中炖上个把钟头,放上白菜和肥瘦相间的猪肉,香气直入心脾,让人馋得禁不住口水直流。当然不只奶奶一人忙活,大伙儿齐上阵,帮着她做这做那,屋里地下,人多得都转不开身,到处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这时,奶奶还会拿出年前父亲买的鱼、二叔买的肉、姑姑们做的油炸食品,一并端上来,让大家分甘同味。饭桌上,杯觥交错间,一家人谈笑风生,大到国家大事、经济形势,小到家长里短、收成年景,话题纷杂,好不热闹。每每这时,奶奶就会在灶台与炕上的饭桌间,一边忙碌着,一边望着一大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目光里全是心满意足。

  奶奶的团圆饭,我们吃了一年又一年,奶奶也忙碌了一年又一年。后来小辈们惦记她,怕她费事劳累,不让她再操持,她却执意不肯,直到最后一年她老人家生病才停歇下来。奶奶去世后,大家还是会在年前或年后,无论是在谁家,都要聚上一聚,一起吃团圆饭。一分是重温奶奶在世时大家庭的温馨,另一分也是对奶奶的一种特殊怀念方式吧。

  每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漫步在乡村的街道上,闻着各家各户飘散出的甜蜜味道,听到传出的欢乐笑声时,奶奶做的团圆饭的滋味便悄悄在舌尖复苏。然后我便会回想起那些曾经温馨美好的时刻,内心有淡淡的温暖与感伤相互交织,似有一股涓涓的暖流在内心轻轻涌动。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