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棉农植棉意向预计下降10.5%
本报讯 2011年12月,中国棉花协会棉农合作分会和新疆华泰棉花专业合作社,分别对内地12个省和新疆自治区310个县(市、团)2737户棉农进行了2012年植棉意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棉花价格大幅回落、植棉成本上升、收益减少的影响,棉农2012年植棉积极性受挫,植棉意向预计下降10.5%。
由于今年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保障了棉农基本收益,对稳定棉花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遏制了植棉面积大幅下降。各地在执行收储政策的过程中,成效不一,因而植棉意向下降幅度存在差异。内地部分棉区受灾,棉花品质较差,不能满足收储条件,价格偏低,植棉意向下调幅度较大;新疆棉区棉花丰收,收储执行到位,植棉意向下降幅度较小。棉农认为,目前市场价格主要由收储支撑,对未来走势心里没底。多数棉农准备根据国家公布的新年度临时收储价格以及春节后价格走势再做调整,新年度植棉面积仍存在较大变数。
被调查的2737户棉农中,准备减少植棉面积的棉农占39.7%,准备增加的棉农占5.7%,与上年持平的占42%,还有12.6%的棉农仍在徘徊观望中。按照被调查棉农植棉意向加权平均计算,全国棉农平均种植意向减少10.5%。以协会公布的2011年面积为基数,预计2012年全国植棉面积在7800万亩左右。
(中棉协)
2011/2012年度
收购企业减少 以交储为主
本报讯 2011年12月,籽棉收购进入中后期,在收储政策支撑下,皮棉价格止跌企稳,并略有回升,但未能带动籽棉收购价格回暖,加之籽棉品级下降等因素影响,收购价格继续下跌。这是中国棉花协会加工分会对13个主要产棉省、区的152个400型棉花加工企业的调查结果。
籽棉收购品级下降,内地籽棉主要以4级为主,平均衣分率为37.84%,较2011年11月下降0.07个百分点;新疆棉区收购进入尾期,籽棉质量差。因为皮棉行情没有出现大的上涨,各地籽棉收购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下跌幅度与收购进度呈正比。由于棉花市场总体企稳,收购价格波动幅度不大。全国400型加工企业328级籽棉收购月均价格为8.11元/公斤,较2011年11月下跌0.11元/公斤,跌幅1.34%。其中新疆棉区下跌1.69%;长江流域下跌1.68%;黄河流域下跌1.36%。
2011/2012年度国家收储政策托市效果明显,棉花价格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棉花加工企业经营稳健,主要体现在四点:一是开秤企业数量减少。截至2011年12月31日,152家监测企业有27家从未入市收购,开秤企业数量同比减少近18%。二是企业收购数量大幅增加。由于收购主体减少,坚持开秤收购的多数企业收购量大幅增加,甚至成倍增加。三是企业严把收购质量关。受收储条件影响,企业严把收购质量,收购品级主要为4级以上,收购质量同比上升。四是企业利润微薄。皮棉市场销售不好,企业以交储为主,收储和收购价格两头受限,大多保本微利,少部分出现亏损。
(宗 讯)
节后棉花收购市场冷清
本报讯 春节假期结束后,各棉区仍然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多数棉花加工企业还未开工,收购市场较为冷清。山东、安徽、湖北、江苏、江西等产棉省多小雨或雨夹雪天气,棉花收购工作无法开展,即使少量开门营业的棉花加工企业也主要是开展市场调查工作,开秤收购的企业极少。目前仅江苏徐州个别加工企业开秤零星收购,收购价格与年前基本一样,收购量小,大多企业都计划正月十五后再开门营业。河北、河南两省大多数棉花加工企业已开门营业,但主要工作也是加工已收购的棉花和了解新年的籽棉、皮棉价格行情,真正开秤、开价收购的也很少,也鲜有棉农上门交售籽棉。河南省有个别棉花加工企业在零星收购,收购价格与年前基本持平,收购量小。
(棉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