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2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勇于探索 化茧成蝶舞翩跹
河南新郑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脱媒”背景下做出有益探索
李永敏

  近两年,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金融脱媒”(又称“金融非中介化”)的影响在日益扩展,越来越引起银行界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关注。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既给农村金融机构带了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也激发了促使其改革的动力。

  河南新郑农村商业银行于2011年11月24日正式成立,由业务品种单一、中间业务较少、理财业务几乎空白的农村信用社发展而来,2008年9月改制成河南新郑农村合作银行。面对“金融脱媒”愈演愈烈,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的经营形势,新郑农商银行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直面挑战,存贷款市场份额一直保持辖域市场份额的40%以上,并已成功发起设立了两家村镇银行,实现了跨区域发展。

  扎根“三农”

  提升服务效率

  服务“三农”是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命之源。新郑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带着感情支农、相伴扶持支农、提高效率支农、创新方式支农”的理念不变,仅三年发放各种涉农补贴1.9亿元,服务农户93.4万人次,在开业之初,还向社会捐赠了10辆宇通新型校车。

  为提高服务效率,新郑农商银行在新郑市17个乡镇均设有支行,营业网点43个,布放ATM机48台、POS机410台。

  为提高办贷效率,新郑农商银行对辖区农户和中小企业建立了详实的信用档案,信用户只需携带贷款证和本人身份证、经营许可证,10分钟内即可取得贷款。不仅如此,新郑农商银行还坚持“返利于农”原则,优惠农村客户利息总额超过千万元。

  相伴成长

  提高优质客户忠诚度

  “相知相伴 同根同行”是新郑农商银行的企业传播语,该行也在实践中践行着承诺。

  目前已经成长上市的“好想你股份”、“雏鹰牧业”和即将上市的郑州正力聚合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新郑农商银行一路相伴成长。

  这些企业从创办、起步、成长、壮大,甚至上市,新郑农商银行不仅为其提供信贷资金服务,还通过举办百企授信、银企论坛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培训等为企业提供信息、管理、理财顾问等一体化服务。成长壮大后,这些企业都明确表示:上市后将进一步加强与新郑农商银行的各项合作,并把上市筹集的专项款存放在新郑农商银行。

  “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抢占制高点,培育新优势是新郑农商银行为把握新郑市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及郑州市副中心城市重大历史机遇而实行的又一战略探索。结合各支行地区优势,新郑农商银行实行强强联合、以优带劣,自主开创了以养殖业为代表的“雏鹰勤致富模式”、以种植业为代表的“好想你枣致富模式”、支持钢材交易市场商户的保证金质押、商户互保相结合的大额联保体贷款模式和支持高校发展的支教信贷模式等,扶助“龙头”强筋壮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积极创新

  满足多层次需求

  为了解决农民因缺乏抵押物而难以贷款的问题,新郑农商银行针对抵质押物的市场需求和变化,经过审慎探索尝试,已成功开办了应收账款质押类贷款和在建工程、提货单、仓单、存货、经营收费权类等质押贷款。

  针对不同市场主体,新郑农商银行还自主开发出了“龙腾时贷”—“肩并肩”中小企业贷款、“手握手”城镇个人经营贷款、“心连心”农村个人经营贷款;“龙腾创富”—金联保大额共同体贷款、“金钥匙”个人住房、汽车按揭贷款、“金财富”个人消费贷款、“金创业”个人创业贷款;“龙腾e贷”—“枣致富”经营贷款、“勤致富”经营贷款三大系列九款产品投放市场,极大地满足了从中小企业到个体商户各个层次不同种类的贷款需求,产品一经投入市场,好评如潮。

  为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新郑农商银行引入 “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及价值绩效体系”保证了全行各项政策的快速有效执行和持续稳健的发展;采用“远程监控中心”实时指导提醒各支行、各网点安全经营,保障了全年零事故。 

  此外,2011年9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河南新郑农村合作银行(新郑农商银行前身)发行具有金融支付功能的“郑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该卡具有信息存储、身份识别、电子凭证、信息服务和金融支付等基本功能的信息工具,即除了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外,还可以作为普通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该卡的发行作为一种政策约束性交易中介,随着其社会功能、金融功能的不断拓展,必将为该行的代办银行存款、贷款、结算及中间业务营销,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