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史蒂芬·列维特
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
美国克拉克奖获得者。
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
假设你是一名日托中心的管理者。你明文规定家长们必须在下午4时把孩子接走,可家长们经常迟到。那些迟到家长的孩子们会非常焦虑,而且你还必须留下至少一名老师等待那些迟到的家长们。怎么办?
一些经济学家听说了这个问题后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对那些迟到的家长进行罚款。毕竟,日托中心凭什么要免费照顾那些迟到家长的孩子呢?
于是经济学家们决定在以色列海法市的10所日托中心开展一项研究,管理者决定对迟到的家长进行罚款。日托中心宣布,所有迟到超过10分钟的家长每次要为每个孩子支付3美元的罚款。
罚款制度实施以后,迟到家长的数量开始迅速地增加。显然,日托中心的罚款制度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的动机:人们怎样得到自己想要或者是需要的东西,尤其是当其他人也想要或者需要同样东西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喜欢研究动机,他们喜欢构想出某种动机,然后对其展开研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相信,只要能够设计出适当的激励机制,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尽管解决方案可能并非总是那么理想,有时需要强制执行,有时需要采取一些比较严厉的惩罚,但最初的问题肯定可以得到解决。
那么以色列日托中心的激励政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可能你已经猜到,3美元的罚款金额实在是太小了。那些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完全可以每天都迟到,这样他们每个月支付的罚金也只不过是60美元,这只有每月日托费用的1/6。与照顾孩子的花费相比,这种价格显然相当便宜。那么如果把罚金增加到100美元呢?这很可能会彻底杜绝迟到现象,但它却无疑会引发家长们的抱怨甚至是投诉。(任何激励本身都是一种平衡的结果,关键是要在两个极端之间把握好平衡。)
除此之外,日托中心的罚款措施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它是在用经济动机(3美元罚金)来替代道德动机(家长们在迟到时心里所产生的罪恶感)。当罚款政策被实施之后,家长们可以轻易地用几美元来打消内心的罪恶感。而且这笔小金额的罚金还在向家长们传达一条这样的信息,即迟到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事实上,当经济学家们取消罚款制度(在该项研究的第十七个星期)的时候,迟到家长们的数量并没有减少。既然迟到了都不用交罚金,而且也不会有罪恶感,那他们为什么不迟到呢?
无论人类设计出了怎样的激励机制,总是会有一群聪明或者不那么聪明的人在试图寻找方法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欺骗或许是人类的本性,它无疑是几乎所有人类活动当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欺骗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用更少的代价换来更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