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今年已经84岁了,自前年跌倒后脑出血,身体就越来越差。前些日子由于肺部感染,住进了医院重症病房。醒过来看到我时,说的话却是:“农信社工作重要,一点也不能耽搁,你就不用照顾我了,赶紧去忙工作吧。”
望着病榻上的父亲,我不禁潸然泪下,思绪渐渐飞回到了我12岁那年……
那是一个晚上,村干部领着几位农信社同志来到我家。那时家里很穷,只有一间屋子,还放了两张床。我坐在外面床上,百无聊赖地听他们说话。农信社的同志劝说我父亲担任村农信站的工作,但是母亲觉得家里子女多,又在上学,怕父亲做了这份工作会耽误家里农活,再说工资也不多,便不太愿意。父亲只在一边听,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
听着听着,我就迷迷糊糊地睡去了,不知道后来是哪句话打动了母亲,总之,第二天,我父亲多了一份工作,就是担任农信站的农信员。那之后,家里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密密地响了起来。
父亲是一个敬业的人。父亲本就是村组会计,打得一手好算盘,手指拨拉算盘子如行云流水。那些年,他对农信站的每一笔贷款结息账总是用算盘反复核对,发现一点差错就马上通知管片信贷员纠正。每次交账前,他都要准备好几天,将账本轧了一遍又一遍,数字理得一清二楚,确定绝无问题后,才放心上交。凭着这样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每年年终评比父亲都被评为优秀农信员。记得有一年,都快过年了,有人要存10万元钱,找到父亲。当时正是吃晚饭的时候,父亲二话不说,当即把饭碗一放,立刻打电话给农信社同志,连夜将钱存上了。
父亲是一个廉洁的人。农村改革开放后,时常有人叫父亲帮他们贷点小款做生意,父亲全都一视同仁,按规定办事,信用不好的一律不贷。可是却有一些人不甘心,拎些水果、香烟、酒之类的上门,这时父亲便将脸一沉,坚决予以回绝。对此我母亲一直支持父亲的做法,并说人不能贪财忘义。父亲担任20多年的村农信员,从没发生过不良贷款。
父亲是第一代“信合”人。记得那时每到年底,村里各家都忙着过年,只有我家父亲不是在噼噼啪啪地打算盘,就是走东家、跑西家,联系存款。为此母亲很有怨言,父亲听后说:“现在过年存钱的人会多一些,我不去跑,存款怎能多起来?而且这个账不轧平,我能安心过年吗?”母亲听了,便不再抱怨,反而吩咐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父亲能更投入工作。所以我很小就学会了宰鸡、烧灶火这类小事情,看到其他小伙伴都在外面玩耍,心里很是愤愤不平。直到后来我也进入农信社工作,才体会到父亲那份责任心。
2002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家,幸运地进入了农信社工作。父亲得知消息后,高兴得合不拢嘴,不住口地说:“我儿子也走信合路,这真是太好了!”那以后他一有机会就对我讲解信用知识,还不忘向我讲做人的道理。他对我的宗旨只有一个:不能贪财忘义,要廉洁自律。我参加农信社工作将近10年了,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始终不忘父亲的“信合”情。
父亲退休后,依然时时关注农信社的新闻。现在父亲生病了,看见我这个在农信社工作的儿子,仍念念不忘我的工作。父亲是当之无愧的“信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