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种艺术。对书法我不敢妄加评论,虽然我写小说、散文多年,但是隔行如隔山,文学,艺术,二者说足了只能是亲戚,南山起云,北山下雨,总有那么一点扑朔迷离之感。我与薛英杰熟悉多年,他以篆刻、书法见长,我以摆弄文字换口饭吃,相互敬重,但彼此并没有走进对方的世界。
直到一次少有的把盏小聚,我和他之间的距离突然拉近。他不喝酒众所周知,他的《薛英杰印痕》里就有一款方印:“不沾烟酒”。但他并不拒绝酒场。说他不沾烟酒,只是一种原则;说他喝酒,也就是对杯中物做做样子而已。即便如此,遇到酒这个能使人兴奋的尤物,薛英杰的话还是多了。成名前酸甜苦辣,成家后万分感慨,于是就滔滔不绝起来。当年的他做过军人、当过工人,其过程经历无需赘述,其中他讲的一个细节被我捕捉:当年学篆刻,为了能弄到几块软石头,他把每月挣的几十元工资全部买柴油,然后把柴油给了进山拉货的司机,向他们换取他钟爱的石头。做什么事需要痴,痴则成。我想到自己当年,偶有深夜睡不着,灵感至时,骑个自行车奔单位办公室疾笔而书。所以说,我和他之间突然就没了距离。这就叫共鸣,共鸣这个东西很厉害,一“共鸣”就是愿意,愿意为自己的愿意做一切。我写此文,大约就是此种。
这还不够,我对他还有一种欠账感。早几年时,一位亲戚给我带来了两枚印章。这是薛英杰为我刻的印章,后来这印章又收录到他出版的《薛英杰印痕》里,足见这位老兄对我的厚爱。但素日我和他并无私交,甚至难得一次谋面。就是这两枚印章,在之后偶然一次我与另一位好友叙谈时,让我感到了此印章的非同小可。李印华是书法界名士,河北邢台唯一一位硕士书法家,他得知此印章是薛英杰所篆而羡慕不已,捏着那印章看来看去,像是捏着一块宝贝,连声叹息。因这是薛英杰所篆,李印华一点也不讳言他对薛英杰的敬重。而敬重薛英杰的李印华又是我所敬重的书法家,人们求他一幅墨宝并非易事。事到此刻,我才领悟了薛英杰为我篆刻印章的分量。陪着石头、陪着工夫、陪着妙手高技为我刻印章,而我是无求而果,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或许就是那个共鸣和愿意吧。
文心相通。文字一词为“文”和“字”组成,其须臾不可分离,文字是心与心的宇宙飞船。
但也并非绝对。文人相嫉,自古而然。据我所知,邢台人杰地灵,书法界高人名士如云,相互间就不乏一些你高我低、小私恩怨,但大家对薛英杰则都有褒无贬,我的好友李印华的一句话:这可是一个大家。这句话应该就是邢台书法界的共识。
艺术靠实力说话。薛英杰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我是书法外行,对其书法只可是山外看山。山外看山也有另种风景。把酒小聚时,薛先生为我作两幅书法,一为“持重无言”,二是“清风出袖”。如果以书喻人,两条书法作品的性格多么像他。
说他是“持重无言”,是他每日聚神书房案前,写篆字、刻石头,一支饱含香墨的大笔,一把锋利玲珑的刻刀,向人们重现从秦砖汉瓦、关山明月、大漠孤烟出发一直走到现在的故事。字写得多了,地也就远了,天也就大了,笔下、刻刀下包罗万象的世界已成缩版。书法家的心是飞翔的心,大鹏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以庄子语形容有真正造诣的书法家最为贴切,背负青天的笔墨情怀,是常人所无法窥见到的。书法本出于表意象形,乃意与声之迹。薛英杰的字以篆体立本,融隶书、草书为一体,创新为特立独行的草章艺术,金石气浩荡,苍茫老辣,书法、篆刻一脉相承,每一个字都立于纸上、活在石间,每一个字都在说话,而写字的人却默默无言,用心向他笔下的大字示敬。
说他“清风出袖”,薛英杰不贪。作为文人也没有贪的条件,不羡慕别人都纸醉金迷、声色犬马,只把一腔情怀泼洒于纸上石间。虽然他的书法、篆刻艺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但我更钟情于他的篆刻,那是活在石头上的历史和现实、情操和哲思,读读他的《薛英杰印痕》一书便知,有欧阳中石、黄绮先生题词代序。书中那一方方印文,把君王将相、官吏百姓、文人名士统揽其中,每方印都是一个时代符号,大千世界、几千年历史涵盖无余。可以这样说,他篆刻的艺术魅力,正是他执著于对篆刻艺术的深爱,两袖清风鼓胀处,乾坤大业定格时。得到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不容易的,它是中国书法最高奖,而薛英杰得了。
三代方造就一门贵族。艺术门第亦然,薛英杰的父亲书法就有所成,爷爷曾为人师,毛笔字也写得非常好。应了一句老话,人杰地灵。而河北南和则是大唐名相宋璟故乡,名相则贤,贤而无争。所以又有将相和蔺相如、廉颇回车巷之佳话。薛英杰呢,一生为字而活,一生不为字与人相争。字品即人品,字不仅仅是字,字是境界。
我眼里的薛英杰,遇人总是笑着,即便是他不笑时脸上也总是善意飞扬着。显然,艺术陶冶性情,艺术可使人心灵高尚,因为艺术是善良的,艺术因为善良而美。薛英杰是书法大家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师,那是他年少时遇到的孙力生,“文革”住牛棚时,孙先生把自己珍爱的乾隆本旧藏《汉铜印丛》四册十五卷送给他,也送给他一句话:学印,一定要师宗秦汉,并要求他每日一印。
至今,薛英杰篆刻已过数万方,用了多少石头、花了多少石头钱无以计数,用了多少心血也无人得知,人们知道的只是他的《中华伟人印谱》、《华夏帝王印谱》、《邢台名胜印谱》、《警句百印》、《成语百印》、《萃语百印》、《临印点析》、《毛泽东诗词印谱》,更有《人民日报》介绍过的《海外华人英才印谱》,其作品令人们赏心悦目,拍案叫绝。金石可镂。这是黄绮先生为他所题。而薛英杰怎么看待自己呢:疾学在于尊师。他每逢友人畅谈,必说起启蒙老师孙力生。“文章作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有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本然。”
这就是薛英杰,书写、雕刻着中华文化的灿烂,也塑出了一个自己。
个人简介:薛英杰,百镜堂、汉风堂主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华夏印友会理事,邢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百泉印社社长。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