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3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服务树形象 创新赢市场 改革谋发展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跨越发展解读之一

  浙农集团带着专家在临海市涌泉兴合柑橘专业合作社橘园问诊把脉。

  编 者 按

  2011年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实现总经营收入2608亿元、汇总利润28亿元、社会贡献额89.6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4倍、2.5倍和2.6倍,年均增长19%、20%和21%;所有者权益达到230亿元,是2006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这种扩张势头和资产积累速度是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顺应浙江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新形势,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创新为农服务方式的结果,浙江的发展经验虽然有着浙江特色,但也为不断前进中的供销合作事业探索了新路、提供了示范、贡献了经验。

  发展举措: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构建农产品现代购销体系

  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构建基层经营服务体系

  五年业绩:

  截至目前,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发展各类经营网点2.6万个,其中县及县以下网点2.2万个,比2006年分别增加1.5万个和1.18万个,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建成农产品市场117家,其中农批市场59家,农批市场交易额占到全省的1/4;强化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实现农产品购销额540亿元,助农增收145亿元;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建成各类现代农业园区31个,总面积3万多亩;发展茶叶基地23万亩,茶叶销量占全省的26.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9家,带动农户65万户;完善农业专业化服务,开展科学示范试验田4.2万亩、统防统治110万亩、测土配方34万亩;组建农信担保公司39家,担保额超过70亿元,惠及农户50余万户;发挥职业院校、技能鉴定站点的作用,开展各类涉农培训8万人次。

  同步“三化” 对接“两区”

  浙江省地少人多,田少山多,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人均耕地不到0.48亩,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压力较大。而粮食需求却在不断增加,浙江省的粮食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针对农产品供求的严峻形势,浙江省结合标准农田建设,于2010年正式启动了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希望通过这一战略举措来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长远供应安全。

  近年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顺应“三化”同步发展的趋势和浙江省“两区”建设的新形势,着力在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上取得突破,逐步形成了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为农服务新格局。       

  搞好农产品流通

  为农民增收服务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把搞好农产品流通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支点,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区域性市场为龙头,集产地市场、配送公司、展示展销中心、农贸市场、直供直销点于一体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杭州、嘉兴、金华等地供销合作社一批农批市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紧紧抓住机遇,通过异地搬迁、改造扩建,实现了面积成倍增长,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农批市场已经成为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主平台。截至2010年底,浙江全省系统67家农批(农贸)市场,交易总额达347亿元,占全省系统农副产品总经营规模的80%左右,交易规模占浙江全省1/4强。 

  为了加强产销衔接,浙江各级供销合作社普遍建立了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逐步形成了覆盖全省、辐射省外的名特优农产品经营网络。县级社、基层社则通过参股专业合作社、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形式,与其建立较为紧密的产销关系,把他们的产品通过供销社的营销网络进行销售。

  浙江省社计划到2016年,年交易额在20亿元以上的农批市场达到10家,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农贸市场分别达到100家和80家。

  积极参与现代农业

  为农业增效服务

  按照省社的部署,浙江各地供销合作社近两年加大统筹规划和指导力度,积极推动经营服务网络向农业“两区”延伸。省社七代会明确提出,下一步将突出抓好农资供应店、农产品收购店和再生资源回收站“两店一站”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此,系统农资企业普遍开始建立完善直接面向“两区”的农资供应和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直供直销和配套服务力度,努力为农民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农资施用解决方案,探索综合经营、技物结合等营销创新。浙农集团还开展了省级种植大户优惠供应,今年计划开展100万亩统防统治,与100个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开展对接,从而逐步实现农资主业转型升级。顺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精品化发展的趋势,各地供销合作社大力兴办各类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搞好产、加、销等环节的生产经营服务。

  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浙江各地供销合作社还加快建设一批产品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明显、体制机制创新的现代农业精品园,引领精品农业发展。浙江省社计划到2016年,建成现代农业精品园100个,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面积分别达到150万亩和50万亩。

  发展为农融资服务

  支持农民创业

  2006年,浙江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五年多来,浙江各地供销合作社通过不同的形式深化“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建设,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供销合作、专业合作和农村金融合作在工作上的融合,形成为农服务合力。

  通过“三位一体”试点工作的开展,浙江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42个试点县级供销合作社共成立了31家农信担保公司,截至2010年底,累计担保额39.52亿元。其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8.07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融资难的问题;临海、平湖、瑞安等3个县(市)供销合作社领办参办的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农村资金互助社;各试点县市中出资入股农村合作银行4家,参股村镇银行1家,牵头创办小额贷款公司2家;与农信社合作联合开展“新农村合作金融结算网”建设,截至2010年底,共有313个试点县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点安装了POS机,2010年结算网网点刷卡总额度达到1.92亿元。

  浙江省社计划到2016年,全系统农信担保公司达到50家,年担保额50亿元;组建或参股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组织20家以上。

  培育农产品经纪人

  打造购销“新军”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重视发挥农产品经纪人促进农产品流通的积极作用,利用农产品经纪人协会这一有效载体,加强组织、引导、培训和服务,促进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支持农产品经纪人牵头创办产销联合体、股份公司等经营组织,加强与市场、种养大户和生产基地的对接,提升营销组织化水平。

  下一步,浙江省社提出要加强对农产品经纪人的信息服务,开展网上订货和电子商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拓展营销空间。积极开展农产品经纪人信用评价,鼓励诚信经营,加强纠纷调节,维护其合法权益。计划到2016年,完成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5万人次,市、县供销合作社普遍成立农产品经纪人协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