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两区”建设波澜壮阔,2012年,浙江把“两区”建设定位为深化年。温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立足加快建设农业“两区”,积极整合组织网络、项目融资、技术服务等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优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资社企服务“两区”。温州市社系统农资企业主动做好农资流通网络向“两区”延伸,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紧密对接“两区”主体,开展一站式服务。至2011年末,全市系统已培育农资经营企业11家,发展连锁网点593个,农资销售3.36亿元,其中主要为“两区”服务的网点221个,服务覆盖面积16万亩。通过发挥农资配送中心和终端网络优势,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按照保本微利和低于市场价格的原则,各农资企业向“两区”供应化肥2.1万吨,农资销售6500万元。目前,全系统有3家农资企业为“两区”提供测土配方服务,推广面积3.7万亩,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服务2600人次。
大力开展助农融资服务。根据“两区”内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融资的需求,温州市社系统着力发展农信担保公司、资金互助社等金融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全市系统已有农信担保公司9家,注册资本1.58亿元,2011年提供担保810次,贷款担保3.2亿元,其中为全市的省级“两区”内60多家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达6100多万元。瑞安市社在该市梅屿蔬菜产业示范区,引导三家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全市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股本金500万元,社员698人。
促进“两区”农产品购销。截至2011年底,全系统已培育农副产品经营企业8家,发展连锁网点203个,年销售额3.85亿元;其中由省级“两区”内的农业龙头企业兴办了6家农副产品经营企业,年销售农副产品2.8亿元。
投资建设农业发展项目。为加大农业现代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温州市社在“两区”发展了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8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以上骨干龙头企业4家。充分发挥社有企业资本、经营和市场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以项目为抓手,以新建、控股、参股和资金投入等多种方式,直接承接“两区”项目建设。浙江四贤茶叶有限公司在省级泰顺县罗阳茶叶精品园建立茶叶加工基地;鹿城滕桥供销合作社建立供销合作社商场,对接省级鹿城滕桥肉蛋鸡示范区;总建筑面积达7.3万多平方米的瑞安农贸城即将竣工,目前其主体工程已完工,这个现代农副产品流通中心的建成开业,将有效解决本地及周边“两区”农产品流通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浙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