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3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和谐城管谱新章 省级园林创典型
——记巨鹿县城区管理办主任刘东昌

  蔡普辉县长(左)与刘东昌(右)主任现场指导“双创工作”工作。

  他,怀着对巨鹿县县城的深情厚爱,将自己的身心深深地凝聚到全县创建、城管事业当中;他,自任职以来,率先垂范,积极努力,忘我工作,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城市管理、和谐创建的动人乐章;他就是河北省巨鹿县城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刘东昌。如今,宽阔整洁的道路,恬静宜人的绿地游园,舒适优雅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赞不绝口,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齐聚力,建设绿色园林城区

  2011年,巨鹿县委、县政府把“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作为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利民工程来抓。巨鹿县城管办以这两大工作目标为契机,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为抓手,为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生机活力,精心打造生态城市品牌,高标准建设“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景观。他们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设城区环卫景点,创建一流管理队伍。刘东昌还带领他的城管队伍,以城镇面貌“三年上水平”为载体,全面提升了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使城管工作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进一步扩大城区绿化规模,2011年巨鹿县还投资4000余万元,对主要街道的行道树补栽完善;高标准绿化街头绿地、游园,提升绿化品位。刘东昌积极献计献策,带领城管工作人员实施落实。目前,投资236万元的县广场和投资700万元的青年园两项工程已进入紧张施工阶段。为迎接巨鹿县首届银花节和第二十届红杏商务节,各主要街道均使用了体现巨鹿特色的金银花进行景观绿化,形成了巨鹿城区特有的风景带。同时,还对县城黄巾大道、西平街、南华路、东安街(定魏线)及其围合范围的所有街道的行道树、街头公园、绿地、广场绿地、树林等管护工作,并为绿化带再添新装,投资39万多元,安装防护栏7000多米。并根据《城区街道绿化实施严格考核管理规定》,对承包绿化管护人员实施督查制度,全面提高巨鹿县城区绿化管护水平。

  建管结合,树县城良好形象

  为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刘东昌进行了环卫体制改革,成立了环洁保洁公司,增加环卫人员、经费和设施,加大垃圾清扫、清运承包管理力度。制定了严格的垃圾清扫、清运管理、督查、考核办法,对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实施全天候跟踪督查,每路段实行双岗双责和量化管理,确保了县城主要街道全天干净。并在城区主要街道摆放垃圾箱200个,推行垃圾袋装和定点收集垃圾试点街道,从根本上解决主要街道脏、乱、差的问题。为迎接该县“双城联创”验收,还精心组织环卫工人对城区各街道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加大对乱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乱扔赃物、乱泼污水及损坏公共设施的查处力度,实施昼夜巡逻,坚决从源头制止垃圾乱倒的问题。

  良好的县城形象是靠科学治理“管”出来的。巨鹿县城管办始终坚持“三分建,七分管”的原则,在搞好建设的同时,狠抓城市的科学管理:对城区街道加大了执法力度,依法对街道内的违章行为进行全面治理。使主要街道基本达到“六无”标准。在匾牌治理工作上,巨鹿县城管办按照规范统一的原则,在主要街道两侧门店门头匾牌,实现匾牌大小一致、材质一致、颜色协调、外形美观,真正实现整齐划一。在加强夜景亮化工作上,督促沿街单位搞好楼体亮化升级,沿街大型门店搞好匾牌的霓虹灯安装,使七彩灯光扮靓巨鹿夜空。

  抓市政,换来城市整洁

  巨鹿县城管办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的整体思路。去年在汛期到来之时,启动了污水管道清淤工程,投资22320万元,清理沉淀池372个,清出淤泥约1116立方米。投资16万元对健康路等进行了维护,更换便道砖5000余平方米。更换县城各街道污水井盖、水箅子600多个、这些市政工程的实施给群众营造干净、宜居的生活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1年11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袭卷巨鹿大地,积雪深达30厘米,导致城区道路结冰严重,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为及时清理路面积雪,确保市民安全出行,刘东昌紧急部署,当日晚上动用车辆4台、30名队员,调运盐8吨,对城区新华街、健康路建设街等街道采取撒盐融雪作业。次日早七点城管办就召开紧急会议,组织全体机关干部、环卫工人、绿化工人300余人,租用铲车10辆、翻斗车30辆,垃圾清运车3辆,对新华街、健康路进行全面扫雪除冰。由于白天路边停车多,不方便铲车清扫积雪,城管办所有员工连夜进行清运积雪作业,从晚上8点到凌晨4点没有间歇,仅夜间清运积雪累计16000车,保证了群众正常出行,受到了县领导与市民的称赞。

  2011年,巨鹿县分别被河北省授予“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的光荣称号,城管工作在城管办主任刘东昌的带领下,巨鹿城管人不骄不躁,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每天不断重复着自己的工作,为建设一个魅力、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县城而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王立勇  左秋娟)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