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3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


  记者: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3月5号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请问李总,神威药业作为一家以现代中药科研生产为主的一个医药企业,您听取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有什么感受?

  李振江: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第一个“实”,讲得非常实在。总结了5年的工作,整个经济工作在国际金融差的环境当中,我们的经济增长可以说在国际上是非常领先的,我认为来自于我们的政策好,来自各级政府工作得好,也来自全国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更加了解,国家在中医药发展方面、支持力度方面是越来越大,特别是医改、新农合,包括各个省在基药目录方面对中药的扶持,特别是中药产品目录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国家这几年政策的扶持,包括中药材的扶持力度,在中医医院要求达到多少,我认为都在逐步的规定,特别是在国家中医药立法要提上议事日程,对于中国中药的发展我们说到了春天。

  记者:您也说到,中医药发展在国家的支持已经到达了春天,在新医改的进程中和过程中,您认为中药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李振江:在新医改里,我们首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认为中药必须要普及。大家都知道,中医中药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了这个民族,为了我们繁衍子孙,为了解除人类的病痛,可以说立下汗马之功。随着医改不断深入,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从几个数字可以看出:第一,中医药的销售收入每年都是两位数速度地增长,尤其农民种植结构的调整都是一些附加值高的,大部分是种植一些中药材。可以看出来,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都回归到天然的、自然的理论上来,所以我认为中医药发展的后劲是十足的,在新医改当中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记者: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您认为现在的中医药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李振江:现在中医药这一块,虽然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和民族医药的发展,但是到基层,到县以下老百姓对中医药的认识比三甲以上医院对中医药的认识要高。

  记者:是不是因为传统医药在您刚刚说的那一部分人群中,他们的观念还是以前的传统医药,一根草、一根针这样一个意识? 

  李振江:这是其一。其二,40岁以上的人群,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自我药疗的理解能力,要比大城市的一些年轻人理解得透。这主要在于一些家长的传承。有了病,能用很少的钱把病治好。

  记者:那如何推广、普及、宣传? 

  李振江:要强壮中华民族,我们应该用上一些保健的、特别是药食两用的药材,比如说枸杞、大枣,这都是药食两用的东西,长期来吃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没有坏处,但是我们对这种产品缺乏了解。

  记者:我们不仅要治病,而且要防病?

  李振江:对。中医上讲,中医治未病也是在防病。中医药,特别是药食两用的东西,比如说大枣,它既是药,又是食品;绿豆既是药又是食品;枸杞子既是药又是食品,类似等等太多了;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缺乏自我药疗、自我医疗、自我食疗的意识,我们要普及。普及靠什么?不能光靠一些广告宣传,我认为普及应该从娃娃抓起,强壮这个民族应该从娃娃抓起,要让他从小就理解什么叫食疗,什么叫药疗,让他自动接受这种教育,这样身体就不可能不强壮。现在很多理论一些年轻人听了以后感觉很枯燥,中国人普遍都知道,口舌生疮就是上火了,上火应该吃一点去火的,比如白萝卜。比如咳嗽了、感冒了,葱白、白萝卜煮一点水喝就好了。

(据新华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