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丰促百业兴。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石,支持“三农”发展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1日印发的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农村金融服务关乎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则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以下简称农信银中心)从2006年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服务“三农”, 始终以金融支农为己任,为改善我国内地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不懈努力。
服务汇通城乡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一直处于支付结算服务的边缘,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对现代支付工具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农村汇路不畅给广大农村居民存取款、异地汇款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彻底解决农村支付渠道不畅、支付手段落后这个难题,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全国30家省级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发起成立了农信银中心。可以说,农信银中心的成立是具体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重要举措。
现在,在我国广袤的农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存取款、跨省汇款,享受到便捷、完备的金融服务。老百姓过上省心日子的背后是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为改变我国内地农村金融服务面貌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农信银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创新,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发建设了适应农村金融特点的资金清算系统——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使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近8万家机构网点具备了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相同的异地支付结算手段和条件,覆盖了其他银行辐射不到的地区和人群,对提升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整体市场竞争力及服务“三农”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几年,在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的强力支撑下,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获得了快速发展,办理的各类支付结算业务量逐年翻番。大量农村资金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快速回流,有效缓解了支农资金不足的问题。截至2012年2月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累计办理跨省区市异地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业务1.29亿笔,清算资金近 2万亿元,直接带动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增加近7012亿元,保障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担当支农主力军的同时,也为农村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现代金融服务。
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目前已成为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间支付清算骨干渠道,成为我国农村地区支付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了支付环境,惠及了广大农村客户,同时,推动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实现服务转型,提升了反哺“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实力,为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三农”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技灌溉“三农”
近年来,农业、农村、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既要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又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提升的新特点、新变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摆在了突出位置,明确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
作为专业性支付清算服务企业,农信银中心始终坚持以科技支农,加大金融科技在支付清算业务的应用,针对农村金融的新特点,开发建设了农信银共享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农信银共享网上银行系统、农信银共享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农信银共享异地灾备系统、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业务系统、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系统等一系列共建共享系统,为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搭建起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并相继开通了支付信息查询查复、实时电子汇兑、银行汇票、个人账户通存通兑、专项汇款、电子商业汇票、自助服务等各类支付服务和资金清算业务,为农村地区各类经济体提供基础设施牢固、高层面设计、个性化强的支付结算及科技服务,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服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上述各业务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专业、精细的风险防范及维护,农信银中心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升运维服务水平,全力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总体规划,通过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各类业务系统运行维护制度,组织搭建农信银监控平台等多种安全防范措施,有效保障了各系统高效、稳定运行,防范了安全风险,提高了现代金融服务功能。2011年,农信银中心系统稳定运行比率达到99.99%,交易成功率达到98.46%。
助农小额取款
2月25日,北京市农村基本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举行。“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设备在北沟村“落了户”,村民足不出村通过“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设备转账和现金人工处理相结合方式,即可办理小额取款、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等金融业务,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村居民基本金融服务需求。
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业务系统是农信银中心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解决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问题,会同部分成员单位和有关机构开发的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非现金支付工具。该系统集POS、转账电话和部分ATM功能于一体,超越了传统POS机具和其他电话支付终端产品,可实现基于银行账户的收款、付款、查询、转账汇款、自助缴费等业务功能。该系统的研发是农信银中心立足服务“三农”、切实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重要举措。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设备的应用,拓宽了农村金融服务渠道,优化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是实现农村基本金融服务全覆盖的有效方式。
目前,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等成员单位积极应用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设备,在解决偏远农村地区基本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这种快捷、便利的现代化支付服务手段,将农村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千村万乡,构建起了支农、惠农、便农的“支付绿色通道”,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金融服务,推动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有效提升了金融科技服务“三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