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要讲信用,信用评定更要讲信用,信用评级必须公正,管理必须严格。
江油联社:公正透明 严格管理
本报讯 为推进农村诚信体系建设,四川省江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紧紧抓住四川省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契机,通过扩大授信额度、执行优惠利率等措施,实现了客户受益、政府满意、农信社发展的共赢局面。
在评级授信过程中,该联社立足实际,邀请当地乡镇、村委会派员全程参与,与信用社形成“三方联评”机制,在当地村委会、重要地段公开张贴了评级授信公示栏,扎实推进了评级授信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采集农户信息21万户,采集面100%,评定信用农户17.44万户。
在管理模式上,江油联社大胆创新模式,实行分类管理。一是由过去单一支持农户向信用商户、信用规模经营户转变;二是依据农村产业发展特点,由过去单一支持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向支持产销一条龙产业链转变;三是由过去授信额度差距小转变为依据农户信用等级的不同实际,进一步拉大授信额度差距;四是实行优惠利率政策,试点乡镇优秀级农户的贷款利率比其他乡镇同条件农户的贷款利率下浮30%。
(冉庆)
宣传工作是信用工程建设的基础,如果在宣传环节上走了过场,则会直接影响信用工程的质量。
莱西联社:分层宣传见实效
本报讯 山东省莱西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开展信用工程建设之初,就通过扎实工作狠抓信用工程宣传,营造了良好的信用工程氛围。
联社层面的宣传:一是与电视台合作,滚动播放支农宣传字幕,目的是为进一步让广大农户了解信用工程政策;二是粉刷墙体广告、悬挂宣传横幅、印发宣传单,以提高农户对信用工程的认知度;三是由联社班子成员带头参与村民代表大会,并邀请“样板村”的书记到场谈体会。
信用社层面宣传:一是面对面交流;由农信社工作人员走村入户,用朴实的语言与农户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讲解,如果遇到农户当时就有贷款需求的,就即时填写评级授信申请表,迅速展开调查工作;二是利用“样板村”效应,为将信用工程更加深入人心,彻底扭转农户被动参与的现状,对评级授信已经结束的“样板村”,及时将贷款发放到位,通过这种方式,开展信用工程的速度和质量会越来越快、越来越高;三是宣传时间前移,即在确定某一个村真正入户宣传的同时,先由村两委帮助组织第一次入户发放宣传单,并每天定时通过村广播播放信用工程录音磁带,待信用社员工入户宣传时,再发放一次宣传材料,并对其作详细讲解。
(赵军胜 王民业)
推进信用工程建设,需要农信社在经营理念上的持续创新和在新型贷款模式、信贷管理组织架构上的积极探索。
聊城农信社:在持续努力中不断创新
本报讯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进步的灵魂和动力。在信用工程建设方面,山东省聊城市农信社不断解放思想,深度融入县域经济,进一步明确“大三农”的市场定位,立足地方实际,创新担保方式,丰富联保贷款形式,积极实践“公司+农户”的大联保体贷款,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和信贷产品升级。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聊城农信社不断总结信用工程建设和联保贷款经验,学习借鉴同业先进做法,深入市场调研,反复论证,积极推行依靠村两委、协理员等,面向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的农户信用联盟贷款;依托商贸城、超市,面向农区、城区及城区结合部的商户信用联盟贷款;依靠园区政府等,面向城区和工业园区的中小企业信用联盟贷款。目前,全市已组建商户信用联盟、企业信用联盟46个,授信总额达6.34亿元,有效吸收存款1.2亿元。
(姬进军 姜义飞)
做好具体工作的同时更要着眼大局,通过信用评定树立诚信标杆,带动地区的信贷生态环境建设。
东台联社:构建地区信贷生态环境
本报讯 为构建地区良好信贷生态环境,江苏省东台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动全市农信系统员工,深入农村村场和集镇社区,将申请贷款条件,授信、用信知识,失信失德危害等送达金融消费者手中。在送服务过程中,面对面答疑解惑,宣传信用社对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户授信额度一分不减,并且实施利率优惠的政策。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该社已举办各类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超过50场。
同时,深化“阳光信贷”工程,帮助培育金融生态环境。加大开门办社、透明放贷力度,实施“阳光信贷”进农户、进社区、进企业工程,开展信用镇、村、户和信用企业评比活动,授予“诚信村”、“诚信户”、“诚信企业”标牌,在贷款方式、投放额度和贷款利率上给予信用贷款、高额授信和最低到基准利率的优惠利率等优惠政策,树立诚信标杆,带动地区信贷生态环境建设。自2009年12月以来,该联社已经向评选出的43个“文明信用村”、1187个“文明信用户”和450多个“文明信用企业”让利超过两亿元。
(韩阳 张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