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摄影发烧友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不断提高,殷实的小康生活促使人们去寻觅美的影踪,追求精神的享受。有的发烧友认为,数码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有好的数码器材,动动手就能拍出大作。我认为数码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创造出佳作,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是“等”来的。
摄影分类众多,大致可分为风光摄影、人文摄影和纪实摄影。拍摄风光、人文和纪实照片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难,我领教更多的是风光拍摄的苦和难。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风光摄影主要表现大自然的光和影,因此风光摄影离不开阳光。由此,拍摄风光的人,自然而然成为追赶太阳的人。日出日落又是拍摄风光的最佳时间,所以追赶太阳的人自然随日出日落而行走。为了赶上日出,追赶太阳的人起得比太阳要早;为拍摄晚霞,追赶太阳的人比太阳还要晚收工。
云南是拍摄风光片的最佳之地,元阳梯田、罗平油菜花、东川红土地是风光摄影人的最爱。元阳、罗平、东川是云南的几个不同方位、不同区域的各不相连的地方,从昆明出发,要跑一天的山路。我驱车1500公里,行程八天七夜,选择了最佳时间、最佳地点进行最佳拍摄。
拍摄元阳梯田的清晨最为难忘。天漆黑一片,浓雾弥漫眼前,我借助头灯、手电发出的光亮,沿着梯田的坝边小心地来到拍摄地点,支上三脚架,等待红日喷薄而出的一瞬间。雾,越来越浓,像天上的云层重重压在头顶。随着光影越来越明、风越来越大,天也越来越亮。突然间,大风吹淡浓雾,太阳冲破雾层,把金灿灿的阳光洒在梯田上,梯田被太阳染成了五彩的画布,“咔咔”的快门声记录着壮丽的瞬间。光线越来越强,预示着应该收工了,但追赶太阳的人依然留恋着带给我们清晨享受的太阳,久久不舍散去。元阳梯田的落日也是难忘的。太阳已经下山了,而光芒还留在梯田上,太阳照到的梯田残阳如血、梯田如火;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则梯田如墨、如大写意国画。从清晨5点一直拍到夜幕降临的8点多,一天的辛苦可想而知,但伴着朝阳晚霞奔走的摄影人却不知疲倦,因为我们是追赶太阳的人。
罗平油菜花的拍摄却没那么尽如人意。从早晨等到快中午,太阳一直没露脸,我们以为这趟无功而返时,太阳照顾了一下我们的情绪,懒洋洋地从云层中爬了出来。一路同行的发烧友纷纷笑说感谢太阳的眷顾,并尽最大努力记录下美丽的画面。我们还是幸运的,有很多人几次拍摄罗平油菜花,都没能见到太阳的影子。
东川红土地的红色是太阳染出的,没有太阳就没有光,红土地可能是黑土地或褐土地。拍摄红土地的两个下午是幸运的,太阳和云层在天空中上演着一场色彩斑斓的大戏。土地在阳光和云层的作用下,呈现出让人窒息、令人陶醉的景象,太阳照射的地方,大地如火如荼;云层遮盖的地方,衬托着红土地的灿烂。我如获至宝,拍好的照片甚至不舍得发表。
从事摄影的实践中,我有许多失败的教训:两上黄山、峨眉山、长白山都没能拍出理想的照片,不是季节不对,就是天气不适,难以有足够时间等待拍摄。千岛湖是美的,但我遇到的是大雨浓雾,做好的片子放在草稿箱中沉睡3年了也不想发表。对于一个美丽的风景地,有些地方是可以重来的,有的地方可能一生中都没机会再去。
一个拍长城的摄影大家在长城上吃住了两年;一个拍九寨沟的摄影师春夏秋冬驻守着那里,一拍就是几年;一个拍胡同的摄影师几乎拍遍京城每一条街巷。好的摄影作品都要经过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很多发烧友不善于起五更爬半夜,不愿意发现绝佳的时间、地点和角度,更难静下心来慢慢等待最闪光的一瞬间,往往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去年我到辽宁大洼县拍摄红海滩,到达景区得知红海滩8点半才开门迎客,5点闭门谢客,一天中最宝贵的日出日落都不能进去拍。我们找到红海滩度假村的王经理,向他说明我们专程来拍摄的辛苦和诚意,得到了王经理的理解和支持,王经理亲自安排了我们进景区拍摄。夜里3点半起床,4点多一点已经到达景区制高点,支好架子、安上快门线,天边微微泛白。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期待越来越迫切,天边从白到微红再到红,不到5点,火红的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沐浴在阳光中。太阳在升起,红海滩在变红,突然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万丈光芒,那就是摄影人眼中可遇而不可求的耶稣光。圣洁的耶稣光像是奖励我们的付出,又像是与我们慢慢交谈,更像是赐福于我们,从容不迫地发出她那诱人的光辉。等待,辛辛苦苦的等待,我接受了耶稣光的洗礼,我用摄影艺术融入这一抹耶稣光。
(作者系河北省迁安市供销合作社主任,爱好摄影的朋友可参看作者博客:blog.sina.com.cn/shanhe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