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3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突破传统 建设现代农资物流体系
——访辽宁佳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忠民
本报驻辽宁记者 任军

  2012年4月,东北城农资物流园区将全线开工。这座总投资6亿元,主要建设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贸易、物流、加工和科研服务设施,配套铁路专用线4条4000余米的物流园的启动,标志着农资物流突破传统有了新的创新发展,并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农资及农产品贸易物流集散中心。为更深入了解物流园建设的具体情况,日前记者采访了辽宁佳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忠民。

  记者:投入大批资金建设农资物流园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姜总: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配送及公益性服务都给予了相关的指导和政策的倾斜。按照“改造、整合、优化、提升”的要求,突出抓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网络建设,强化测土施肥配方用药等服务,引导农户科学合理用肥,提高农资使用效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是惠及“三农”,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沈阳、铁岭市作为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和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是辽宁省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要求构建以物流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全省、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的物流网络节点体系。铁岭市政府在召开的“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全市农资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决定,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整合规范,分别在各县区建立6个农资大市场,当地农资业户都要进市经营,整合资源,集中物流,加强监管。东北城农资物流园区项目为其中之一,并作为全市的农资物流中心集散地来建设。同时,铁岭市政府也出台了扶植东北物流城项目建设的一系列涉及工商、税务、行政审批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各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让我们对此项目建设更加坚定了信念。

  记者:东北城农资物流园区如何推动辽北乃至全省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

  姜总:农资物流园项目落成后,公司自营和市场平台总的化肥生产流通量每年将达到50万吨以上。将成为全省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农资物流和贸易平台。同时,该项目的建成也将成为辽北地区乃至全省农资综合批发市场的典范,对提高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保障水平、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起到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佳时公司将以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助力新农村建设,推动供销合作社农资事业发展。

  记者:农资物流园项目的市场效果会如何?

  姜总: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化肥资源的科学调度、农业科学化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发挥。项目建成后,可推进农资物流的现代化、规模化建设,使农资流通向高起点、高效率、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吸引国内外优秀厂商和优质农资产品资源入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保障水平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农民可通过市场信息平台了解农业生产资料政策信息、产品质量、价格供求信息、农副产品产销趋势,以及先进的农业、农资科技知识等。特别是由于化肥信息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后,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增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农业节支增效,优化生态环境,科学利用资源,从而形成较高的社会效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