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曾 峰 郑 敏) 3月31日,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磷肥核心供应商业务交流会在云南丽江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业内磷肥核心企业代表约15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与会代表充分交流对市场看法,探讨后市走向。
“每年3月份对于国内、国际的化肥市场来说都比较敏感,正因如此,中农控股才会举办交流会,希望通过搭建平台,邀请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和业内企业一起,一方面能够让大家交流市场信息、政策趋向,同时也让政府部门能够倾听到当前行业呼声,以期获得政策上理解和支持。”对于举办此次会议的目的,中农控股总经理罗德强思路十分明晰。
“应该说,今年政策总体上是相对平稳的”,农资行业作为涉农行业,政策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交流会上,国家发改委经贸司付炳其处长一开场就给大家带来了政策利好信息,提振市场信心。
付炳其指出,化肥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作用很大,化肥产业也牵动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化肥政策调控上,国家也会作诸多权衡。目前对化肥的调控主要有两点,一是进出口,二是协调储备。在进出口环节上,国内一直都存在两个观点。一是化肥是资源型产品,不应该出口。另一个观点则是化肥是正常商品,应该结合行业情况进行市场运作,可以在保证满足国内生产需要的基础上允许部分出口。他表示,两种观点都有一定代表性,相关部门也是综合了多方观点进行长时间权衡,决定今年进出口政策基本稳定,未做很大调整。
此外,记者从侧面了解到,有关部门从加强市场调控,支持行业发展,保证农业需求的角度出发,也有适当增加储备规模的考虑,同时,会在选择承储企业时,综合考虑已中标企业承储量与其正常经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分散风险,保证储备任务的完成。
作为国内最大的化肥流通企业之一,中农控股自从2010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大发展。在本次交流会上,中农控股副总经理朱联向与会代表介绍公司的发展情况。2011年,中农控股实现销售收入390亿元,销售化肥超过1600万吨,实现利润约2.8亿元。其中,磷酸二铵、磷酸一铵销售330万吨,复合肥销售360万吨;全年出口218万吨,出口销售收入10.2亿美元。为适应市场新形势,中农控股努力推进营销转型,通过大力发展以“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为主体的基层网络,和建设以研发生产差异化新产品为核心的复合肥工厂,推进业务模式向“终端+服务”方向转变。目前已在河北、湖北、广东等12个省份共建设了小型合作社4000多家,发展入社农户60多万户,辐射耕地面积800多万亩。今年计划再建设1500家,未来两年小型合作社总数将超过10000家。
此外,中农控股也努力实施以资源为依托的生产体系建设,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目前公司的青海茫崖兴元45万吨钾肥项目顺利推进,未来将成为中国又一个重要的钾肥供应基地。同时,公司还积极在山东、安徽等农业大省,合理布局差异化复合肥项目,以更好地适应化肥复合化的产业发展趋势,适应农民科学平衡施肥的发展趋势。
当前正处春耕进行时,市场更被大家所关注。对于2012年的磷肥市场,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张林副总经理分析认为,从供需来看,今年到整个秋季市场结束前,市场供应量约为1265万吨。春季市场需求约为500万吨,夏、秋两季用肥量约350万吨左右,出口方面,由于去年港口尚存有60-70万吨的产品积压在港口,对一季度出口集港也会有影响,今年出口量预计会减少到300万吨左右,预计秋季用肥以后,市场尚会有剩肥120万吨左右。此外目前国际市场也并不景气,因此磷肥后市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面对这样的行业状况,江苏绿陵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长远表示,厂商携手才能最终赢得市场。他说:“多年来,中农公司为化肥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方面,给予合作伙伴不遗余力的支持,面对尚不明朗的市场,只有抱团合作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我们要和中农控股携手再创辉煌。”
最后,针对此次会议的召开,罗德强表示,中农控股将始终把与核心供应商的关系,特别是与广大磷复肥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作为磷肥业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真正把中农控股和大家的利益进行捆绑。“我相信在诚信友好的合作氛围中,2012年行业仍将会是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