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处长张显斌:
2012年临时收储政策解读
由于近年来棉花生产受价格影响比较大,行业内全方面呼吁稳定。尤其是2010年棉花价格在资金的炒作下虚高暴涨,如果纵容市场下跌,棉花产业各环节将受到很大的打击。经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向国务院建议从2011年度起建立棉花临时收储制度。收储价格的制定参照了当时市场价格和粮棉比价等因素,2011年度为19800元/吨。从稳定棉花生产的角度看,下一年度收储价格应该再提高一些,但是考虑到目前各方面因素, 2012年棉花临时收储价格确定为20400元/吨,涨幅低于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保护价的涨幅。
收储结束后,棉花市场走势将会如何?张显斌表示,目前市场上看涨看跌看稳的都有,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将是主基调,本年度过去的7个月已经消耗了不少棉花,同时又收储了313万吨,市场所剩棉花完全可以推算出来,棉花价格即使下跌,也跌幅有限。退一步讲,假使市场下跌,国家还有多种调控手段,在棉价低迷的时候,配额发放和储备投放会掌握好时机和节奏。如出现棉价上涨较快的情况,国家也有充足的资源和手段来调控。张显斌同时也提醒企业,市场变化很快,保持好的心态,不要赌市场,不要囤积棉花,理性经营。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高芳:
维护公平有序的棉花贸易环境
2011年度棉花收储总量达到313万吨,是自1984年来收储量最大的一年,从统计上看,收储量大的地方棉花价格相对高于其他地方,也相对稳定,这说明了收储政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针对去年江苏等地由于受灾造成低等级棉花占比重比较大的问题,2012年度的收储政策对此进行了完善,表明国家制定政策时是充分考虑了行业的利益。从生产年度看,2011年度前7个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均价跌幅远低于国际现货价格指数也说明了收储政策对国内棉价的支持作用。
高芳认为,目前世界经济有复苏的兆头,但欧债危机仍在继续,全球需求总体虽然还呈疲软状态,但国内经济是稳中求进的,无论从国家宏观政策,还是棉花微观调控政策上看都是以稳定为主。她表示,据中国棉花协会2012年2月全国棉花种植意向调查显示仍然是下跌趋势,人工成本的增长已经成为棉花面积稳定的制约因素之一。
高芳重点阐述了维护公平有序的棉花贸易环境对推动棉花贸易秩序的规范化的重要性。此外,行业整体利益应大于企业个体利益,我国棉花行业需要在国际上占据有利地位,国内企业要按照制定的规则行事,规范贸易行为,维护稳定的棉花贸易秩序。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
2012棉纺织产销形势分析及展望
2011年纱线产能保持稳定,产量小幅增长。同时,棉制纺织品进出口额增速放缓,棉纱线、棉织物进出口数量同比负增长;棉纱线进口需求增加。受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高价棉促使棉纱布出口优势削弱,企业宁愿进口国际纱布等因素影响,今年1—2月,棉纱布进口数量增长、出口下降。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跟踪调查显示,2011年企业月度累计原料库存同比出现下降,同比纱、布产成品库存出现增加,纱产量总体出现下降,企业利润、出口交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行。 目前企业产销存的主要特点有:企业采购棉花谨慎、极少囤棉;受下游需求影响,产品销售不畅,去库存为重点;企业下调原料用棉占比;进口棉使用和需求量加大;化纤等非棉纤维比重增加。
朱北娜表示,目前棉纺织行业确实陷入了困境,国内外棉价价差太大,企业生产无竞争力;棉纺企业成本大幅增长,企业销售利润下滑;同时企业融资难,经营十分艰难;市场需求依然疲软,市场销售不畅。 但是,棉纺织产销形势未来前景充满希望,首先化纤增长是必然趋势,可以减少棉花带来的风险;其次调整产品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质量效益;第三中低端纺织品进口依赖度增加;第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品牌建设;另外,我国人口众多并持需增长,内需保持增长应该是一个趋势。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二部副总经理熊钧:
农发行对棉花产业的信贷政策与实践
近年来,农发行的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从专门开展粮棉油收购信贷业务发展到现在包括粮棉油购销业务、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全面涉农信贷业务,尽管如此,农发行始终坚持将支持棉花产业发展作为主体业务之一,与中国棉花产业风雨同舟,携手共进。
熊钧表示,下一步,农发行将扎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定不移支持棉花收储工作。农发行将进一步提高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全力做好棉花购销储信贷工作,发挥市场资金主渠道作用。二是坚持择优扶持,积极稳妥拓展棉花全产业链信贷业务。继续向棉花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支持规模较大、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优质棉纺企业在棉花主产区建立棉花生产基地,增加棉花有效供给。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董事长王正伟:
打造棉花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我国棉花供应链较长,从棉农种植、收购站收购、棉花加工厂加工、棉商直接采购到销售给棉纺企业,或者棉花加工厂直接销售给棉纺企业,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在棉花供应链上,整个供应链条不仅有几千万棉农,还有成千上万家的棉花流通、棉纺织企业。目前,我国棉花供应链上的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风险防控能力较差。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自成立以来,在棉花供应链上企业服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交易、监管物流、资金、信息等4个平台,围绕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提供配套服务。为解决棉花交易中供需信息不对称和部分企业诚信度不高的问题,交易市场在交易平台中设立了网上超市交易和竞买竞卖交易两种交易模式。为控制经营风险,增加棉花供应链的企业购销渠道,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交易市场撮合交易既可以作为购销渠道,又可以实施套期保值,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为解决棉花供应链上的企业资金的困难,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与多家银行合作创新开展以仓单质押和贸易融资为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为改善涉棉企业的物流状况,为棉花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交易市场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国棉花主产销区、棉花中转集散地的棉花第三方监管网络和体系。
下一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将继续完善第三方支付结算体系。以交易市场的信誉保障为基础,为参与各方提供结算服务,全面实现交易商的各项资金在网上实现实时划转。努力创造条件取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牌照。并继续完善第三方监管物流体系。此外,还要打造棉花行业公共信用体系。电子商务信用服务是发展很快的新兴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由于上一年的价格形势比较好,2012年小麦和水稻的收购价格提高,冬小麦播种面积有所增加,其他主要粮食品种播种面积也有望增加;而土地面积短期内变化对农产品影响不大;如果今年自然灾害发生的程度与去年持平,估计今年会有农产品明显过剩,国家农产品流通企业收储压力增加,因此中国农产品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或者稳中有降,但是国内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将长期存在。
其次,市场价格总体稳中有降,部分小宗农产品仍会被炒作。大宗农产品炒作风险大,游资炒作相对谨慎,对于部分小宗农产品的投机炒作要正确对待,不需要对此过于担忧。
再次,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长期总量平衡存在大量制约因素,但主要农产品国内市场均衡尚存希望。我国农业竞争力低下、土地生产率高、资本利润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优质土地少等等都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市场长期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