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业与农资体系联手冲刺 “最后一公里”
100家化肥企业参与农业部全国配方肥推广工作
张 弛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栗铁申(中)与省级土肥站和配方肥推广试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 李雪川 摄

  日前,“全国配方肥产需对接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与5省土肥站、5家配方肥推广试点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此举意味着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据悉,农业部选择了100家化肥企业与农业部门对接,在100个县(场)、1000个乡镇、10000个村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通过百企连百县着力解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肥料结构不合理和科学施肥技术落地难的三大问题,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落到田间地头,以解决农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桎梏,同时这也是农业部测土配方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举措。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平,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党委书记杭大鹏以及来自农业推广和土肥系统负责人和中化化肥、云天化等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用配方肥解决技术落地问题

  截至当前,我国的农业史上,国家投入最大、实施时间最长的单项技术项目就是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从2005年开始,7年来国家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7亿元,涉及项目县(场、单位)2498个,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县级农业行政区,免费为1.7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技术推广达到12亿亩。同时探索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耕作模式,建立了从测土、配方到发放施肥建议卡的一整套系统工程。应该说,农业部完成了现代科学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作体系建设,覆盖面之广、影响面之大,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尽管项目研究成果显著,但如何实现成果转化却始终是个薄弱环节。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来说,测土配方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如何让农民用上配方肥才是追求的目标。配方肥是测土配方物化技术的载体,目前影响配方肥应用的因素主要涉及到供肥和施肥两个主体: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改变施肥习惯有难度;由于配方肥规模小、效益低,使得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市场供应有难度。这就造成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尿素施用量过大,高浓度磷复肥发展使得产品养分配比与作物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对此,叶贞琴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纸上的配方变成地里的配方肥,而这一环节的实现则需要通过企业的带动,切实提高肥料施用的针对性。同时农业部门与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结合,引导生产企业多生产大配方肥,经销企业多经销推广配方肥,共同构建配方肥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这才是解决科学施肥技术“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

  农业与农资两大体系联手深化合作

  实际上,早在2008年农业部门就采取配方肥企业认证、标识管理、经销网点挂牌、配肥网点建设等方式来引导企业参与配方肥生产和推广。由于规模生产以及区域农业部门签约厂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其效果并未达到初衷。所以今年农业部总结经验,并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相关部门以及中化化肥等企业多次会商,提出以配方肥为纽带,搭建了一个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的平台。据统计,100家试点企业今年配方肥生产供应意向约300万吨,比上年增加40%左右。

  座谈会上,杨建平也表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高度重视与农业部门的合作。目前全国供销系统作为农资主渠道,在农资产品供应上占67%的市场份额,而且具备完善的农资与农产品双向流通网络,同时通过物联网追溯技术建立了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农业部门可以利用供销系统的农资流通平台结合农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互补,通过技物结合的模式,共同为农民增产节支提供更实效的工作。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的测土配方肥工作将按照“大配方、小调整”的技术路线,突出配方肥供应区域、供应企业和推广模式三个重点。农业部将其概括为“三订一评”,即确定配方肥供应区域、确定供应企业、确定推广模式、开展绩效考评。将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的基础上,筛选确定100个县(场)、1000个乡镇、10000万个村作为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试点区域,力争实现配方肥推广应用到县域主要作物、主要土壤类型和所有行政村;同时,采取企业自愿、省级推荐、行业协商、部级审定的方式,筛选确定中化化肥等100家肥料企业作为2012年全国配方肥推广试点企业;并以推动农民“按方施肥”和“施用配方肥”为路径,以100个县(场)为核心试点区域,通过政府主导、农工商合作的合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配方肥订单生产直供,挂牌定点供销服务,统测统配统供和乡村智能化配肥网点为主体的混配供肥等模式进行示范推广。

  两大体系合作不但改善和规范了农业部门的服务理念,还可以发挥大中型肥料厂商供应配方肥的积极性,通过农企合作构建配方肥推广平台,为配方肥区域化需求和规模化生产找到市场均衡点。据了解,隶属全国供销系统的中农控股、苏农连锁等大型农资企业已经利用自己的网络优势,与农业部门联合,通过测土配方推广BB肥使用,为农业增收、农村发展、农民受益作出突出贡献。

  肥料企业是科学施肥的重要主体

  按照农业部的设想,将通过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工作,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力争到2015年使化肥利用率比现在提高3个百分点。

  尽管此项工作为农资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但要想将测土配方施肥由“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肥到户”向“施肥到田”延伸,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一步到位”。就必须通过农化服务体制,让肥料企业、基层经销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建农化服务队,面向社会开展化肥统施服务,改变“大水大肥”和“撒施表施”的传统施肥习惯,这不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个公益性的工作。政府、企业如果各自独立运营,很难取得良好效果。

  事实上,现实田间地头的农技推广工作更多的是由农资企业的技术支持来完成,很多农资企业家总是说自己是在做政府该做的事情。这种呼声其实意味着参与到农技推广的企业做了公益性的工作,却并未直接获得国家的补贴与支持。特别是产品质量稳定的大中型农资企业在测土配方服务工作上的投入直接加大了成本,而农业部门各区域内的测土配方数据往往不能公开查询,这也无形中给企业参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带来了障碍。

  为此,此次会议特别提出了将企业产销优势与农业部门生产指导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延长服务链。就像叶贞琴强调的那样,农业与农资两大体系要加强合作、产需对接,构建沟通、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规范管理服务,向农民提供货真价实的放心肥料。

  企业观点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铁林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应该由政府将其制度化。作为生产企业则需要建立出一个“测、配、产、供、施”一体化生产服务体系。

  安徽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绍斌:测土配方肥的前景广阔,企业要建立以测土配方为核心的农化服务体系。

  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副总裁罗文胜我们通过企业自建的测土配方数据库,与经销商合作,推广“种肥同播”技术和配方肥,改进农民施肥方式。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连紫: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建立示范村(户),并同经销商合作建立专业合作社,扶持测土配方网点,为农民提供统一的“测、配、供、施”专业化服务。

  深圳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志新推广芭田原生态测土配方增值模式,即政府测土、专家配方、农民自配颠覆传统农资产供施模式。

  云天化国际化工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周清毅:联手农业部门,完善大型企业的配方肥组织构架。在基础肥料的基础上做大专用肥和配方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