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首届中国茶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开幕前,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左二)亲切接见与会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图2:论坛现场。
图3:与会代表在大明有机茶场参观大佛龙井生产。
图4:与会代表考察达利丝绸园。
4月11日,“首届中国茶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举行。本次活动作为2012茶叶大会暨第六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活动中的一项重头戏,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合作时报社共同主办,新昌县人民政府、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承办。来自国内旅游界、茶界代表近150多人共襄盛会。会议开始前,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接见与会代表并与大家合影留念。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在听完嘉宾演讲和小组讨论后说,现在越来越多行业外的元素纷纷注入茶行业中,茶行业也在更多的产业资源投入到实体建设上来。在国家强调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大好背景下,茶旅互动必将使茶行业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他的观点也代表了与会者的感受与心愿。
作为国内最早的茶行业专业媒体,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创刊10年来一直以弘扬茶文化、促进茶消费、服务茶产业为宗旨,不仅做茶行业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还努力做好茶行业的参与者、建设者。近年来,茶周刊对中国广大茶区茶与旅游结合方兴未艾、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高度关注。为了实现“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目的,中华合作时报社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共同发起组织了“首届中国茶文化旅游发展论坛”,意在搭建一个茶行业与旅游业沟通、合作、共赢的平台。
本届论坛是以茶文化与旅游结合为主体的首次正式会议,因此,吸引了目前国内在茶文化旅游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社会和经济效果的部门和企业的热情参与。论坛开幕式上,新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潘岳梦、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鸿道、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查迎新先后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并为论坛的方向和作用做了阐述。
在论坛嘉宾“主题报告”演讲部分,中科院旅游规划研究中心著名研究员张义丰、天福茶学院商学院主任郑剑顺、和君咨询品牌战略专家丁千城,分别围绕“茶旅一体化”、“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和“茶旅游品牌打造”发表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在小组“对话访谈”分享、讨论阶段,与会代表交流深入、讨论热烈。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师建刚、福建省福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兴华、原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峰等嘉宾围绕“以旅促茶”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讨论、分享;天福集团副总裁李胜治、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浙江长兴县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杜使恩、安徽翠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詹罗九围绕“以茶兴旅”进行了经验分享。
与会嘉宾和代表表示,论坛总结了一批茶与旅游互促发展的成功案例,为其他正在打造茶文化旅游的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对挖掘茶产业价值、拓展旅游业内涵将产生积极推动,对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合作时报社共同主办,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政府、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承办。主办方介绍,近年来新昌各级政府充分做足茶与旅游的文章,产生了“1+1>2”的效益。这是首届中国茶文化旅游发展论坛选择在浙江新昌举行的重要原因。2010年,新昌旅游成功接轨上海世博会,凭借五条特色线路,成功入选“二十佳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而“茶禅一味,茶乡文化体验”之旅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体验线路。同年,新昌以茶为媒,推进区域合作,依托上海茶乡联盟这个平台,做深茶与旅游的文章。新昌旅游部门还积极推出“沃洲湖有机茶园采茶(长诏村)—中国茶市—大佛寺茶礼佛(大佛寺景区内)一日游”等以茶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实现“茶文化与茶旅游”的完美结合;2011年,新昌县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的中国茶市内的茶博馆和3万平方米的茶文化公园更是展现了茶文化的无穷魅力。这些实践既拓展了新昌的旅游资源,又延长了茶业的产业链、提升了茶叶的附加值。
除11日的主题报告和对话研讨外,12日上午,论坛还安排了新昌茶文化旅游体验考察。与会代表到大佛寺品鉴大佛龙井的现场茶艺、茶品,在大明有机茶场参观了采茶、大佛龙井加工等。大家表示,理论研讨与实地考察结合,对茶文化旅游发展论坛中涉及的相关议题是一次有益的体验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