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喝好茶,爽爽的贵阳,鲜鲜的黔茶。”4月10日,在北京玉渊潭公园美丽的樱花园林中,远远地传来这甜美的歌声。近看得知,原来此处正举办“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万人品茗活动,一群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贵州人为北京市民奉上一杯杯新春绿茶。
来自贵州的演出队演奏芦笙、唱侗族大歌、跳大圈舞,四周围满了观众。品黔茶、赏樱花,在春风里与产地的新茶和民风民俗亲密接触,为北京市民平添一份好心情。不一会儿,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一行来到了活动现场,在品尝家乡茶后高兴地走上小舞台与北京市民见面。
过去,不了解贵州的人通常认为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其实,贵州是西南高原难得的一颗明珠,贵州历史上出好茶、出贡茶。贵州茶历史悠久,王富玉举例为证:第一,贵州有100万年的茶籽化石,也就是说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0万年前贵州就有茶树了;第二,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就设在贵州湄潭,这说明贵州是中国茶叶加工和科研的根据地、发源地。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这里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故而出好茶。现在,中国有2200万亩茶园,贵州去年底茶园面积就达435万亩,今年预计突破500万亩,亦即贵州茶园面积接近了全国的1/4。茶产业的规模发展带来了茶叶加工生产革命,贵州产茶也从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小生产变成了工厂化生产,实现了产销分工,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劳动效率和产品品质。逐步实现了从注重生产春茶向春夏秋三季并重生产转变,从重点利用独芽茶原料向一芽一叶、一芽数叶原料同步并重利用转变,从以绿茶类为主向六大茶类及茶叶深加工产品转变。
“贵州茶卖的是实实在在的品质,不追求什么标新立异,就是为老百姓做大众优质茶。”省农委副主任胡继承如是说。活动现场推出的有湄潭翠芽、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等,其中品牌最响的是都匀毛尖。这些茶品质非常好,口感回甘,茶汤泡出来很透亮,没有杂质,体验者人流不断。
目前正是贵州春茶大量上市的时候,在玉渊潭公园樱花节期间举办贵州茶推广活动,借助“茶花汇”品茶赏樱花,充分利用茶文化和花文化的各自优势,不仅从视觉和味觉上给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营销模式。据悉这次活动将与樱花节同期持续到4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