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天还蒙蒙亮,郭京山突然听到一阵救护车的声音,他连忙拍了一下睡在身边的老伴王枚英说:“老伴,你听,怎么好像有救护车开进了咱这个巷子里呢?”王枚英眨了眨睡意朦胧的双眼,随即又闭上说:“应该是刘家儿媳妇要生了,她们准备到妇产医院去。”
郭京山想了想说:“咱们要不要起来去看看,看刘家要不要帮忙?”
王枚英说,“女人生孩子,帮什么忙?刘家3天前就已经做好去妇产医院的准备,救护车来了,拉上走就是了。再睡一会吧,今天咱们还得到山楂园打药呢,六七亩地可要打七八个小时呢。”说完,王枚英继续睡去。
这时,救护车刺耳的叫声已从巷子里传到了郭京山家的大门外,郭京山一下子掀开被子坐了起来。还没容得他做出反应,院门便敲响,“爸!妈!快起床!小杰肚子疼得在床上打滚,救护车来了,得赶紧去医院。”
郭京山听清了,这是儿媳妇张花朵的声音。小杰是他正在上初中的孙子,一个月前儿子郭菲随建筑工程队离家去保加利亚造桥了。郭京山听到儿媳妇的叫喊声,连忙拉亮电灯,与王枚英慌忙穿衣服起床,打开大门。救护车就停在大门外,小孙子在车上正痛苦地叫着,郭京山一边打开车门往里钻,一边问:“这是怎么了?小杰得的是什么病?”救护车上的大夫说:“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得马上手术。大爷,坐好,咱们马上走。” 于是,救护车拉着郭京山夫妇、小杰母子来到县医院,小杰果然是急性阑尾炎并立刻进行了手术。
一直到中午,小杰才被推出手术室。医生告诉郭京山:“孩子阑尾部分已经化脓,现在已切除了,输几天液,7天后拆完线就没事了。”
转眼间,7天过去了,小杰拆完线可以回家了。这几天,郭京山嘴上不说,心里却急得要命。他加入合作社已经好几年了,这个合作社共有18户农户,其中8户以种植苹果为主,其他的农户以种植山楂为主。郭京山家中的六七亩山楂园,近几年,赚了很多钱。去年,全省最大的超市连锁店与合作社签订了购销合同,超市按照协议价收购合作社的产品,合作社则按时按量为超市供给无公害、无果锈的优质水果。眼下,正是山楂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发生了虫害便会影响山楂的质量而蒙受损失。偏偏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小杰生病住院了。一边是郭京山如宝贝般的孙子,一边是赖以生存的山楂园。郭京山一家一年就指望这几亩山楂树过活,而且他们的合作社是第一次和超市签订对接合同,更不能失去信用。
郭京山一路忐忑不安,极力思考弥补损失的办法,一回到家就立刻去农资供应站取回了药物,又跑到合作社社员万福家去取喷雾机,准备立刻为山楂园打药。万福见到郭京山,先是询问了小杰的病情,然后就拉着郭京山进屋喝酒,郭京山连忙推辞说:“我得赶紧去山楂园打药了,现在已经迟了,等虫害泛滥了,山楂园可就没救了。”
万福忙道:“不急,咱们合作社的理事长几天之前已经安排人给所有社员的山楂园都打过药了。”
“真的吗?”郭京山惊喜地问道。
“那当然是真的了,咱们组建合作社的目的就是弥补小家小户不好管理、不成规模的缺陷。咱们只有抱成团,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快进来喝酒吧,一会好酒就没了。”郭京山内疚地说,“我连个招呼也没打,你们就帮我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
万福立刻打断他的话说:“打什么招呼?去年我爸脑溢血住院,我家那五六亩大绵球山楂还不是咱们合作社的社员帮忙摘收和出售的?那大绵球山楂可是一天一个价。你们帮我多卖了3000多元,谁家没个大事小情的,咱都是合作社的人,再说客气话就见外了。”说罢,拉着郭京山进了屋。
郭京山边走边感慨地说:“合作社真是咱的贴心人啊!”
(作者系山西省绛县南凡镇玉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