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4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张镇“网络E管理” 创新社区矫正新途径


  本报讯  社区服刑人员是指适用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五种刑罚方法或措施的人员。这类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接收思想汇报难、跟踪管理难等问题日益凸显,脱管、漏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顺义区张镇司法所积极探索管理新途径,将社会管理创新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成功地把社区矫正管理工作引入到网络管理中来,创建了“网络E管理”机制,通过视频沟通、网络无线管理两大平台,真正达到了动态监管、随时沟通的目的,使工作中的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有了视频沟通平台,跟踪管理不再难。这个视频沟通平台是“网络E管理”机制的创新之一。镇司法所组建了社区服刑人员QQ管理群,并将辖区内21名社区服刑人员收录在内,在QQ聊天沟通的基础上,着重发挥视频功能,使工作人员不仅能听见社区服刑人员声音,还能看见社区服刑人员本人,彻底改变了往日通过电话只能“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局面,同时,此功能还能够准确地帮助工作人员分辨出其谈话内容的真实性,针对外出务工人员,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他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情况,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动向,真正做到了动态监管。

  网络无线管理平台,架起互动桥。司法所在镇信息管理平台内录入了所有社区服刑人员的手机号码,除手机语言通话联络外,还通过政府信息机平台向社区服刑人员发放集中学习、公益劳动及相关警示信息,社区服刑人员也可通过短信息向司法所汇报思想,实现了灵活简便、效率高效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水平。

  “网络E管理”系统的全面推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从技能培训、就业、法律知识学习等方面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了帮助,家住张各庄村的小张是一名社区服刑人员,一提到“网络E管理”系统便兴奋的说:“这个系统真是好,每隔一两周就能收到招聘、培训、公益劳动等活动通知,并且每天还能收到法律知识、警示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自身修养,自从有了这个系统,让我时时刻刻的感觉到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就生活在我的身边,像家人一样,为我们提供帮助,鼓励我们改过自新。”

(张莉 王宁波)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