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这个桃李绽放、群紫竞春的季节,全国的职业院校也迎来了新一轮的职业技能大赛季。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已连续举办过四届,今年将举办第五届。与往年不同,本届大赛由教育部牵头,22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主办单位之一,负责主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高职)”、“手工制茶(中职)”两个分赛场赛项,分别由供销合作社系统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茶技术茶文化中等专业学校(贵州省经济学校)承办。这是总社第一次牵头主办、系统职业院校第一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项。此外,供销合作社系统诸多院校因在财会类、物流类等专业具有较强实力,也承办了省级比赛。这对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进一步树立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良好形象。
4月以来,各省职业院校陆续展开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省级选拔赛,本报记者前往部分院校进行了采访。从本期起,本报将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题报道”中陆续对系统职业院校参与比赛的情况进行报道,并通过这组报道展现系统院校在特色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办学思路、培训项目、科研服务等,希望促进系统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共同提升职业技能人才的教育质量。
图①:选手进行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图②:选手正在填写检测数据。
图③:学校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
白琦瑛 裘永晓 摄
“教学车间”育出一流技能人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纪实
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最明确的一点就是,高职学生唯一能与本科学生一争高低的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最重要的。记者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采访此次职业技能比赛时深深地感到,只有拥有一流实践教学体系的职业院校,才能培养出具有一流动手能力的学生。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的学生之所以能屡次在全国性的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佳绩,与该学院应用工程系近年来不断构建“教学车间”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
开放式的实训基地
应用工程系系主任陆旋告诉记者,随着产后农业的不断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的不断渗透,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带来行业岗位需求的新变化。在这种趋势下,始建于2004年的应用工程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学院没有化学、生物、食品等专业实验实训室的条件下,从零开始,着手建设生物技术类专业群和校内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该院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于2007年获中央财政支持,2007年底被浙江财政定为省属高职院校一类实训基地,基地还承担了首届教育部高职高专生物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生物技能大赛,受到了全国同行们的好评。
陆旋说,他们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就是为教学服务、为专业建设服务、为学生服务、为产学结合服务、为社会服务,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培训基地,目前该基地已经完成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基础生化实验室、生物资源利用实训室、食品营养与安全实训室、工艺设计实验室、综合检测实训室、仪器分析室、职业资格培训中心等9个实训室建设,该基地不仅可以培养农产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生物制药技术等三类专业技能的高职生,同时也可以向周边高职院校、相关企业提供符合国家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生物技术(农产品精加工)、生物制药企业技术要求及与产品检测工作相适应的实验检测分析环境,能提供考证、考核和实验实训服务,并为周边相关企业提供人员上岗培训、产品检测等服务。此外,野生植物原料加工培训中心、营养师培训中心、食品操作工培训中心和农产品经纪人培训中心建设也是基地建设的重要方面。、
据了解,学院的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在浙江省甚至是全国职业院校都处于领先水平,成为提高浙江省生物与食品检测类高职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和依托。
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应用工程系的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强,而且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该系叶素丹老师介绍说,他们鼓励教师将正在进行的应用型科研项目融入教学体系,让学生早早体验未来岗位的氛围。主要采用三种以科研创新项目为支撑的教学模式:一是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举例讲解;二是将企业的实际生产工艺技术融入实验实训教学中;三是通过重复与专业相关的公开专利技术,进行综合实验设计实训。通过这一体系的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此外,该系近年来开始创建有专业特色的“项目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工厂车间的管理形式、运行模式、环境布置引入到学校教学中,并依据农产品深加工、品质控制及产品营销的典型工作内容开设有专业特色的“项目化”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先会后懂”。为体现工学结合与产学互动,学校还联合企业全程参与开发、设计课程,创新教学内容,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达到生产育人的目的。该系已经成为浙江省生物技术和农产品加工领域输送高素质的农产品加工、品质控制、农产品加工检验机械营销人才的基地。
虽然成立只有8年时间,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已经拥有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三大特色专业。目前,该专业群师资力量雄厚,拥有7名博士学历教师,其中2名留日,1名留美;教学设施齐全,近几年该校已对该专业群投入近1000万元的设备。去年,该校又在该专业群基础上,申请了农产品品质管理专业的茶叶品质管理方向,该专业的申报成功,将更有力地助推学校为供销合作社系统、社有企业提供为农服务人才。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