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峡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综治保卫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大力开展规章制度和安防设施建设,加大内控制度执行检查力度,切实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范体系。
强化人员责任体系
为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该联社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目标责任制,成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安全保卫领导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每年初,该联社主要领导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员工逐级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及安全保卫目标责任状,将安保目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强化联防,确保安全工作外援有保障。在与110进行联网的同时,各营业网点都与周边单位、居民签订联防协议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并支持信用社共同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争取外援,从而保障信用社的安全。
为打造一流的保卫人员队伍,该联社对全社经警实施了“保卫准军事化管理”。要求保卫人员严格按照准军事化管理要求,严守守押制度,管好武器装备,落实岗位责任,做好内务整理,时时以一个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
加强安全教育体系
该联社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一是常抓安防常识学习。该联社坚持定期对员工进行案件防范知识和制度的教育学习,做到上级文件精神必学,基本操作熟知,安防教育常抓。二是常抓警示安全教育。结合社会治安形势,该联社定期开展案情通报学习、组织员工观看《银行警钟长鸣》等一系列警示教育活动,让员工时刻保持警惕,克服麻痹和侥幸心里。三是开展防抢演练,提高员工案防应对能力。该联社每年都组织开展防抢演练,切实检验网点安全防范设施运行状况和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一线人员和保卫干部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加强设施建设体系
多年来,该联社持续加大安防设施建设,近5年来累积投资近2000万元,先后对营业厅、防盗门、金库等安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造了远程监控中心,对全辖网点的监控、灭火器、摄像头等及时进行了更新和维修,进一步提高了该联社的物防和技防水平,实现了联社对全辖网点的适时监控,全辖网点与公安局警防的全部联网。
严格制度执行体系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该联社从抓建章立制入手,一方面将安全保卫管理规定做成制度牌挂在网点营业间,使员工熟记各项制度,增强全辖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修订完善了机房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工作制度、门卫制度、守库制度、出入库制度、来客登记制度及车辆出入库等规章制度,将员工的每一项操作置于制度的规范之下,形成了人人讲制度、守制度、执行制度的良好作风。
二是加大检查力度。根据安全保卫工作需要,该联社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加大安全检查,做到保卫科每月对网点检查一次,网点每月自查一次。主要检查安全设施的配置,重要空白凭证、现金的管理、自卫武器、消防器材、六门落锁等主要环节是否符合规定。为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检查效果,在检查中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抽查与普查相结合,检查中做到“检查前不打招呼,检查不定时间和路线,检查不定单位”,检查后做到“有检查情况和处理意见,有整改期限和措施,有整改后验收报告”。同时,该联社还增加检查的广度与频度,不仅坚持一月一查,月月抽查,逢节必查,而且还对网点进行突击检查、电话查岗、利用远程监控抽查。此外,该联社还对网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风险提示,监督整改,对限期未整改的,予以全县通报及罚款。
三是严格安保设施管理。为确保运钞车的安全营运和信用社资金及人员的绝对安全,首先,该联社保卫科始终坚持“安全是第一生命线”这一准则,不断探索研究运送库款的动态管理办法,对网点的运钞路线、路段和周边环境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其次,该联社还定期与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进行交流,及时纠改工作中的不足,妥善处理运钞车在运款途中不合理的做法,确保了款箱的及时安全送达。再其次,该联社严格按照公安部、省联社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枪支弹药管理“六不准”制度,要求保卫人员坚守“双人管枪、枪弹分离”的枪支管理规定,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私自携带枪支外出。对违反枪支弹药管理使用规定的人员,严肃处理。
多年来,该县农村信用社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和越级上访事件。该联社由于综治安全保卫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多年获得江西省公安厅、江西省联社安全保卫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在今后的工作中,该县联社将继续强化防范措施、抓好综合治理、落实安保责任,为构建和谐平安信用社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