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王砚香与黄山店分销店的职工们用一颗赤诚的心,尽心竭力地支持农业生产,服务群众生活,为黄山店的生产大队和人民群众送去了无限温暖和帮助。他们靠着一个背篓和勤劳的双脚,不辞辛苦地踏遍万水千山,为山区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与建设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他们以服务为根本,着眼社会经济大局的发展,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了名扬全国的“背篓精神”。
在践行“背篓精神”的过程中,王砚香与黄山店分销店的职工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供销合作社的立社之本,他们当年的那句口号“艰苦的路,我们不走群众就得走,我们一个人走一遍,就免得群众很多人都走一遍。”深刻昭示了“背篓精神”的内涵,成为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宝贵的精神财富。
“背篓精神”所倡导的是支持生产生活,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是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体现。“背篓精神”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全力以赴地为山区的群众和生产大队提供各种服务,老一辈的供销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供销合作社的使命。他们把在供销合作社的工作看作是一种革命工作,不谋个人的利益而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地满足群众的需要。这种把困难揽在自己身上,使群众得到方便,助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体现了“背篓精神”的核心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发生了改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供销合作社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很多基层供销合作社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出现了“人散网破”的被动局面。但令人欣喜的是,供销合作社的阵地没有丢,供销合作社的宗旨没有变。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将当年的“背篓精神”传承下来并进一步地弘扬,他们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始终以服务大局发展为根本,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有效增强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活力,成为了新时期里全国供销合作社转型发展的一面旗帜。
北京市社的发展经验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供销合作社应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为了更好地践行为农服务的宗旨,就必须从大局出发,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着眼,从农村发展“三化同步”的要求着眼。只有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开展工作,才能使供销合作社增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真正成为政府放心、农民需要、市民满意的合作经济组织。
当前,我们处于“十二五”的重要发展时期,面对着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供销合作社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以“十二五”的发展战略为契机,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畅通农产品流通等方面下功夫,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全力提升全系统为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创新服务方式,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保障与服务。
“背篓精神”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延续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它不仅仅是一种经验,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髓,成为了供销合作社的灵魂。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递下去,为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