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茶产业一直位居贵州省首位,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依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重点在贵州北部地区建设粮、畜、茶生产基地。我们相信,只要紧紧抓住茶产业发展历史性机遇,定能促进黔北茶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黔北茶叶发展思路与目标
今年,尽管全市茶园遭受“长时低温”的气候影响,明前茶呈现大幅减产,但优质茶呈现大幅增收,预计全年茶叶总产值在3万吨以上,总产值在15亿元左右。
为实现遵义茶业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以继续“做大基地规模、加大投融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为基础,重点以“扶持龙头、打造品牌、宣传推介”为原则。通过再新建50万亩茶园基地,实现遵义茶园总面积达150万亩的总任务目标,拟将遵义市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地级产茶大市、强市。重点以实施“7523”工程为主抓手,即“七个一百”:以实施100万亩标准化茶园基地技术体系建设、100名高级专业人才建设、100万人次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建设、100个现代加工企业建设、100个茶叶专业村建设、100个专业合作社(协会)建设、年100万人次茶旅游建设;新建50万亩优质茶籽油生产配套基地建设,培养2万名中等茶叶专业学历的乡土人才建设,3个品牌打造。到“十二五”期末,实现茶业总产值达50亿元,年综合产值达80亿元,力争达100亿元,解决农村和社会劳动就业100万人以上。
正视困难,抢抓机遇,实现转型跨越
1.茶业可持续发展有四大瓶颈。一是人才瓶颈问题。目前,茶业发展严重存在着人才匮乏问题,尤其严重缺乏科技型、推广服务型、策划管理型高级人才。二是体制、机制瓶颈。目前,省、市、县茶叶部门不规范,需要有一个比较系统规范和属性统一的部门来主抓茶产业各项工作。三是产业资金瓶颈。就目前情况看,要做大做强茶产业,严重存在着资金投入远远不够的问题。四是市场战略瓶颈。随着国内国际茶叶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如何做好主导茶产品主销市场;如何加快产业链延伸,推进茶旅一体化建设;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茶叶消费竞争和市场变化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2.清醒认识形势,抢抓五大机遇。一是紧紧抓住东茶西移,遵义具备适宜和发展生态茶园优势的环境优势机遇;二是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对茶产业扶持的产业政策机遇;三是茶叶消费全球化发展,茶叶消费结构多元化发展的机遇;四是茶产业链延伸,通过推进茶叶综合开发利用,茶药品、茶美容等产品将成为消费时尚的保健消费机遇;五是充分利用“遵义”品牌,结合红色文化、国酒文化、赤水丹霞优势,打造茶旅一体化的休闲消费机遇。
3.突出发展重点,抓好产业转型跨越。一是加大茶叶项目、扶贫开发、农业机械等方面的资金争取力度。二是抓住湄潭、凤冈两县在茶业发展日趋成熟和在全省茶产业战略中的作用地位,实现率先突破。三是通过尽快建设运行“中国茶城”综合性茶叶批发市场,带动和辐射省内外周边地区茶业经济发展。四是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制定适合遵义茶产业发展的市场战略策划,集中资源打造2-3个茶叶知名品牌。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和投融资工作力度,不断引进国内外科技新成果,加快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发展。加大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政策扶持投入力度,为打造茶旅一体化战略奠定基础。六是要花大力气加强和完善茶叶产地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继续抓好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的标准化建设。七是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激励和考核奖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