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相聚宁波 共谋发展
第六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宁波召开

  明州仙茗推介会暨茶叶产销对接会现场。

  本报讯 (记者 王勇 于江灵)5月11日,第六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在宁波召开。该活动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农业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本届茶文化节围绕展示展销、经贸洽谈、茶艺文化、评优评奖等四大类活动展开。2004年以来,宁波相继举办了六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成为宁波市政府三大节庆之一和中国最具影响的茶事活动之一。下午,首届东亚茶经济、茶文化论坛“明州茶论”在宁波开论,来自中日韩以及港澳台的茶文化专家学者,围绕茶产业品牌整合与品牌文化建设为主题,纷纷发表见解。明州仙茗推介会暨茶叶产销对接会也同时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企和经销商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产销对接   创建品牌

  明州仙茗推介会暨茶叶产销对接会的召开,吸引了全国各地茶企和经销商的目光。来自宁海、余姚、奉化福泉山等宁波茶产地的负责人介绍了宁波茶产业以及“明州仙茗”品牌一牌化的情况。来自北京、辽宁、山东等地的茶叶龙头经销商分别介绍了当地市场的情况。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分别为会议致辞。

  宁波四明山和天台山历来都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元朝时,宁波已是重要的贡茶产地。宁波还是古代“海上茶路”、“陶瓷之路”的启航地。经宁波港出口的茶产品和传播的中国茶文化,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茶文化形成、发展密不可分。宁波市现有茶园22万亩,年产值7亿元人民币;其中名优茶2000余吨,产值4.5亿元人民币。产品以名优绿茶、出口珠茶为主。

  据悉,宁波的茶产业发展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追求高产,80年代名优茶的开发,到90年代末开始名茶品牌战略的实施,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茶产业发展的抓手,这些抓手对推动宁波茶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至今各地形成“一县一品”的名茶品牌格局。但是“一县一品”的名茶分散生产的格局无法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宁波茶叶主导品牌和龙头企业。为了综合利用资源,加速茶产业的发展,2011年,宁波市政府提出全市茶叶“一牌化”战略,倾力打造全市统一品牌“明州仙茗”,并成立宁波市明州仙茗茶叶合作社来具体运作该品牌。

  “明州茶论”:论文化谈品牌

  在研讨会上,宁波市政府副市长马卫光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宁波在推动茶叶品牌建设与发展上所做的探索以及取得的成绩,宁波茶文化促进会会长徐杏先畅谈了“明州茶论”作为一项品牌论坛为促进宁波、浙江、中国乃至中日韩茶文化交流与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专家程启坤、姚国坤教授,日本中国茶学会会长、世界茶联合会副理事长小泊重洋教授,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王岳飞教授,中国茶叶博物馆研究员周文堂,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余悦等人先后作了精彩发言。最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原政协副主席徐鸿道为本次论坛作总结陈述。

  福泉山茶场依山滨海,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是宁波市占地最大、茶种最多的茶场,也是浙江省三大产茶基地之一。

  天童寺位于宁波市太白山麓,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创建于晋朝,与日本佛教关系密切,日本曹洞宗尊天童寺为祖庭。著名书画家张大千曾出家修行于此。与会专家学者参观考察天童寺前,天童寺方丈诚信大和尚接待了大家,并就饮茶悟道发表了高见。

  据悉,“明州茶论”曾先后以“海上茶路研究”、“茶禅东传宁波缘”、“科学饮茶益身心”为主题,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深入研讨。“明州茶论”每年举办,双年与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时举办,单年与宁波市名优茶评比同时举办。作为东亚茶文化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宁波茶论”已成为宁波国际茶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内外树立了一定的影响力。为进一步提升宁波茶产业、茶文化的知名度,宁波茶文化促进会决定在原来侧重于茶文化探讨的基础上,从今年第六届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开始,经济与文化兵种,设立“东亚茶经济、茶文化论坛”,通过数年努力,将“明州茶论”打造成海内外著名的茶经济、茶文化论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