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执行年”活动是实现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如何通过“合规执行年”活动的开展,实现全员合规意识的提高,建立起一种合规建设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要使“合规执行年”活动取得预期效果,把握精髓、领会实质是基础;抓住重点、有的放矢是关键;扎实推进、务求实效是根本。
合规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行业检查的不断增多和外部审计、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了合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客观而言,农信社的合规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现状不容乐观。
合规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农信社在操作流程、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缺陷:部分农信社重业务拓展、轻合规经营,合规理念和风险意识不够深刻牢固,情面大于制度、习惯代替规定、信任代替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强或执行存在偏差现象,导致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员工合规意识淡薄。目前,农信社的各项内控制度比较健全和完善,但在贯彻执行中并没有彻底地落到实处。从进行的各项检查中可以看出,一些单位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单位管理混乱,监督和再监督形同虚设。这说明农信社的合规意识比较淡薄。
合规制度建设滞后。一些农信社在制定、设计合规制度体系时,未能全面考虑、覆盖合规风险管理层面,以及合规文化内涵的各个方面。而花费大量人力、精力和财力设计出的合规制度成为摆设,使合规制度建设循环反复。
合规文化建设的构想
高层带头倡导、践行合规文化。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合规应从高层做起。当企业文化强调诚信与正直的准则并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作出表率时,合规才最为有效。”
首先,高层领导的所作所为应合规,要率先垂范,不仅要树立合规意识,更要在行动上以身作则,保持言行与农信社的宗旨和价值观念相一致,为全体员工作出表率,做合规工作的坚定组织者和践行者。其次,高层领导一定要重视合规管理,配备合适的合规管理人员,合规管理的职能应细化,职责履行要到位,提高全体组织成员的合规水平。
部门协作、齐抓共管合规文化建设。合规文化建设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全体员工为农信社健康发展所肩负的使命。要从基层员工入手,加强合规教育、宣传,完善合规质量考核,引导员工正视合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对合规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强化“合规操作、防范风险”、“积极合规,主动合规”的理念,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从我做起、按章办事、相互监督,共同促进业务发展。农信社合规文化建设关乎农信社的声誉与发展,换言之,也与各员工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弘扬主动合规、全员参与合规文化建设的理念。这就需要农信社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不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要结合经营管理实际,强化渗透力,将合规意识渗透到工作中,使合规管理正常有序进行。
在合规管理中,保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防止不作为的现象发生,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树立“合规促发展”、“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将合规文化潜移默化地变为各级领导、每个员工必须自觉执行的行动,使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根植于广大员工的思想上,成为一种信念,进而提高农信社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合规文化理念应成为全体农信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自觉树立“合规就是创造价值”观念,增强遵纪守法和合规履职的自觉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合规风险,合规管理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内外配合、良性互动合规文化。农信社合规文化建设要走出“农信社与监管机构之间博弈”的误区,形成外部监管与内部合规有效互动的局面。国际银行业实践表明,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应也不可能代替银行内部的合规控制,而有效的外部监管应有助于银行内部合规的控制。
建立“外部监管与内部合规有效互动”的合规文化应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合规部门负责对监管部门下发的监管文件等进行阐释,并从专业的合规角度向高级管理层提出有效执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给予员工理解这些文件的指导,并对文件的执行持续跟踪。二是对于监管文件不明之处要求监管部门给予解释,以准确和把握监管意图。三是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农信社代表参加监管文件的制定过程,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主动争取有利于自身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外部政策。
尊重科学、发展创新合规文化。合规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与时俱进。当有关的合规法律、规则或准则以及其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对合规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重新审视。金融市场中新产品、新问题层出不穷,法律及监管环境的变化随时会对银行的经营和发展方向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农信社应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市场规则的最新发展,并随之调整自身合规文化建设的内容,以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