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5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夯实文化基础 实现均衡发展

韩幸福

  2009年2月,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印发了《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大纲》,这标志着全省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幕全面拉开。经过两年多的贯彻和实践,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运营理念等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艰巨的工程。此外,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炼、整合、优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良、引导和推进,所以,在较短时间内立竿见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不现实的。

  然而,企业文化的强大力量并没有在推动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中得到应有的发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是部分管理者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一些干部职工还没有从心底接纳和认同。突破认识偏差这道 “坎”,已成为推进河南省农信社企业文化的当务之急。

  宣讲推进文化建设

  2009年8月,河南省联社举办了全省农信社第一期企业文化培训班,要求宣讲员按照河南省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手册》对所有干部员工进行宣讲,对于加强全体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度十分有益。时下,在部分农信社,不少干部员工将企业文化片面地理解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片面地理解为企业视觉系统的推广应用,实际上,这仅仅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敬业、诚信、高效、创新”核心价值观的体现,需要全体员工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去实践,用心感悟。所以,要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体现在企业文化大纲的内容上,而是要深入到思维中。要充分认识到,农信社要想获得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需要丰厚的企业文化来做保障。

  避免认识偏差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催生企业迸发勃勃生机的动力和源泉。如果一个企业缺少了企业文化,这个企业就会得“软骨病”,是站不直、走不远的。但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相比,时常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尴尬境地。

  推进企业文化,首要的问题是把握好对于企业文化所持的基本认识、基本态度和基本理念。抓企业文化,需要在传统的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脱胎换骨,因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树立起一种理念或建立起这样一个路径:从简单的、基本的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统筹兼顾各方面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实现企业管理不断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明确推进“抓手”

  企业文化不是片面的、孤立的,因此,在推进中必须做到“六个结合”:与统一社会形象结合起来;与完善规章制度、再造操作流程结合起来;与合规教育结合起来;与纠正不合规行为结合起来;与提升执行力结合起来;与员工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为此,农信社首先应该强化“敬业爱岗”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奋斗融入到为农信社发展壮大、繁荣昌盛的事业当中,坚定对农信社发展的信心;其次要强化主人翁意识,将爱企业、爱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员工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为振兴农信社做贡献;再次要关怀爱护员工,把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与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在为职工办实事好事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取得员工群众的信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文化的推进,需要循序渐进,需要通力合作。因此,要抓好企业文化,必须找准“抓手”。一是要从思想认识入手,明确企业文化是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基石”。思想认识到位,才有可能重视;思想认识提高,才有可能入脑入心,付诸行动。二是要从政令畅通入手,明确上下一心是企业文化的关键。政令畅通,才能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政令畅通,规章制度才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政令畅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提高。三是要从提高员工素质入手,明确员工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提高干部员工的知识水平、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法制法规观念,才能使企业文化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四是要从农信社当前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入手,明确不发展即是落后的理念。目前,农信社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商业银行有差距,农信社应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深化改革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实,切不可种了基础管理的“田”,而荒芜了经营发展的“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