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5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与供销合作社

蒲 国

  我的老家在四川阆中市的一个偏远小山村,记忆中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到10多里外的场镇去赶集。因为镇上的供销合作社里商品是应有尽有,大到化肥、农药、种子、农具、布匹,小到油盐酱醋、糖果、玩具和小人书,在我眼里,那简直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物质王国”。

  大学毕业后,我又回到家乡,先后在乡长、镇党委书记、团市委书记、区政法委书记等岗位上工作过。尽管这些工作岗位和供销合作社都沾不上边,但无论是下乡调研,还是到乡镇检查指导工作,每到一地,我都喜欢到供销合作社走一走、看一看,唤起儿时美好的回忆。

  2002年11月,南充市委安排我到市供销合作社任党委书记、主任。对这项任命,我既感到突然,又很欣喜。虽然那个时候整个供销合作社系统正经历着改革改制的阵痛,但怀着对供销合作社的热爱,怀着对“三农”工作的热情,我欣然接受了这份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

  刚上任的半年中,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政策和法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转田头、访农户、看望供销老职工,组织筹备了2个全省供销合作社在我市召开的现场会,总结了阆中市供销合作社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强“新网工程”建设的典型经验。所到之处,所见所闻,十分令人振奋。在嘉陵区大通镇,当我们来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看到以前的一座座山丘、撂荒地变成了万亩柑桔、蔬菜、药材基地,成为连片发展的“聚宝盆”,田间地头,供销合作社农化队员正忙着指导村民科学种田。在这儿,我感到我像一片绿叶,融入了现代农业的“大森林”之中,看到了供销合作社工作的生机和活力。虽然供销合作社与我儿时记忆中的形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变的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为民增收、为农村繁荣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不变的还有广大群众对供销合作社的关爱和支持,这也让我对供销合作事业充满了信心。

  在嘉陵区大通镇的龙池院村的社区综合服务前,一位50多岁的农妇正在高声提意见,为什么没有把她的门面纳入综合服务社,并一再声称,挂供销合作社的牌子,脸上有光,生意好做!听了之后,感觉心头暖洋洋的,让我看到了供销合作社在群众心中的份量和地位,深深地觉得供销合作事业前景一片光明!

  (作者系四川省南充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