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樱桃红,专业社里传笑声。5月中旬,正是大樱桃采摘上市的黄金季节。20日是农历的“小满”,赶上星期天,笔者应朋友之邀,前往山东省曲阜市吴村镇卫东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去采摘樱桃,尝个新鲜。适逢吴村镇举办樱桃节的第二天,虽然没有了节日当天的热闹场面,但采摘的人仍是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刚一下车,热情好客的吴村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社长郭君就把我们领进了他领办的示范园里,让我们品尝鲜美可口的大樱桃。他边采摘,边向我们介绍每一个樱桃的品种、口味、特色。郭君指着一行樱桃树对我们说:“这叫意大利红,这叫红宝石,这叫红灯,这叫黄蜜,品种不同,颜色不同,口感也不同。”一尝,果然如此,红的娇艳欲滴,黄的晶莹剔透,入口一尝,更是口味各异,有的甘甜如蜜,有的甜中带酸,但每一颗吃在嘴里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回味无穷。
科学种植结硕果
走出郭君的示范园,望眼四周,只见如锦的田野上星布着片片樱桃园,桃园深处不时传出阵阵欢乐的笑声,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
郭君环顾四周,指着成片的果园不无自豪地对我们说:“这个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7月1日,现有社员147户,种植面积600多亩,共有早中晚熟品种十几个,今年亩效益突破1万元,又是一个丰收年。”5年来,专业社立足于本地群众种植水果的传统实际,为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致力于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发挥示范引导,注重规模效益。合作社由成立之初的十几户到现在已发展到147户,而且辐射影响到周边的孟官村、崔屯等村,成为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
在技术服务上,专业社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与青岛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定期来基地讲课,每年举办5期培训班,根据每一个时期的果树管理特点适时为社员群众提供技术服务,春剪、春管、催花、保果、采摘、夏管、秋季施肥,在专家的科学指导下,社员们掌握了一整套先进的果树管理技术。为防止“倒春寒”,他们采用花期前浇水、喷施防冻剂、用水控制地温推迟花期、树体涂抹氨基酸硼砂和浮硝喷洒、叶面施肥等一套新技术。社员们用科学知识提升生产力,群众高兴地说:“过去是书本上教,由于群众文化水平低,对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现在是基地里现场看,老师现场指导现场干,一下子明白了,好学、易懂、直观、真实。”
在合作社内部,积极开展技术交流。社员们亲切地给郭君起了个外号叫“郭一剪”。说起这个外号的来历,郭君告诉我们:“果树的修剪十分关键,过去由于不懂技术,没少吃亏。果树疯长、旺长,也很茂盛,但就是结果率低,效益差,看了满树的果枝,不知该从哪里下手。通过专家的现场指导,分清了哪是有效果枝,哪是无效果枝。甭小看这一剪,剪好了,一剪子下去每棵果树可增加几十斤的产量。”
今年58岁的村民孙茂银家5口人,种了6亩樱桃。由于年龄大,技术学得不好,树型混乱,树体过大,效益差,30多岁的儿子跑运输,无暇种果树。郭君看到这种情况后,2010年春天帮助他家把过多的树枝剪掉,全部修剪成冠状或纺锤形树状,结果今年樱桃又大又好,3亩果园收入5万多元,郭君一下子成了全村瞩目的种植能手。
谈起技术服务,郭君还有一手,无论是施肥还是打药,都是先从自己的示范园里做起,把社员们叫到自己果园来,现场示范给社员们看,教给社员们干,用药是低毒高效,用肥是配方施肥,厂家直供。
建品牌创市场
在种植实践中,他们十分注重品种的更新换代,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群众的口味,积极引进新品种,注重品牌效应,带领群众闯市场,基地内樱桃品种已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早中晚熟十几个品种,并且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他们注册的“恒硕”牌商标已成为专业合作社的标志,被客户亲切称为“春果第一枝”、“果中之王”。亩效益由过去的0.5万元增加到今年的1.5万元,翻了三倍。销售上由过去名不见经传的路边销售到了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产品远销福建厦门、海南、浙江温州等地。
中午时分,带着果香,带着欢乐,我们离开了樱桃基地,看到桃园路边那装满樱桃的货车,满载着桃乡人们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甜蜜向往,正开往全国的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