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经济是“二次飞跃”与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重要体现,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在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由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联合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以联合为纽带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鲜鲜蔬果专业合作联社位于小纪镇宗村。2010年5月,为适应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的形势要求,小纪镇和江都区供销合作社依托绿园蔬菜生产合作社、富强蔬果专业合作社、绿景果树专业合作社、联盟金花菜专业合作社、维农大葱专业合作社等5个专业合作社,发起成立了合作社联合体——江都鲜鲜蔬果专业合作联社,现拥有会员单位236个,经营面积6500多亩,其中种植蔬菜、果树面积达到4500亩,大棚设施1000亩,油桃、葡萄、梨2500亩。合作联社实行理事长负责制,下设生产部、技术部、销售部和农产品检测室,并以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都蔬菜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实行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要求,分户承包种植、统一组织销售的运作机制。合作联社现任理事长景东波,曾担任原宗村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兼农资供应站站长,2001年供销合作社改制后承包了100多亩地开始自主创业,成立绿园蔬菜生产合作社。现在景东波个人种植规模已达到600多亩,2011年个人全年纯收入20万元,成为小纪镇农民创业增收致富的典型。在他的带领下,2011年合作联社经营额突破2000万元,先后荣获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社“百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科技厅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以服务为根本提高菜农种植水平
开展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全方面的为农服务是合作社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鲜鲜蔬果专业合作联社自成立以来积极推行“四统一”服务,即统一科技培训服务,合作联社每年都根据实际需要举办农民社员培训班5——6次,邀请知名专家讲课,向农民社员传授蔬菜种植技术,普及农业标准化生产知识,解答菜农在蔬菜、水果生产种植方面遇到的技术性难题,熟悉市场营销策略,为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统一推广新品种,每年引进优良蔬菜、果树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摸索、推广,并通过与科研院所直接对接、引进科研成果,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和应用,并为生产资金不足蔬菜大棚种植户提供担保贷款服务;统一品牌销售,依托蔬菜基地建设,精心打造农产品“三品”品牌,目前合作联社注册申报了“天碧春”商标,获得蔬菜无公害认证品牌近50个,为蔬菜走向市场提供了“通行证”,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农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统一开拓市场,强化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分析判断和预测预警,为合作联社的生产经营提供服务指导。景东波多次到各大商场、超市沟通协商,有效地开辟了省内外各大超市和农产品市场,并对农户采取签订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的办法,保证成员生产的蔬菜、水果全部以较高的价格销售出去,保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合作联社的“四统一”服务,实现了农民合作组织由单一生产环节的合作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和产加销一体化合作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
以质量为保证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人们对蔬菜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保证蔬菜质量安全,是合作社持续、可靠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合作社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行蔬菜标准化生产。一是投入品管理制度,确保不购买、不使用禁限用投入品,科学使用投入品。为减少农药的使用,生产无公害蔬菜,合作社大力发展防虫网覆盖栽培蔬菜生产,通过网式隔离外面的害虫,采取生态防治措施,应用杀虫灯和色诱剂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控制,使得农药的投入量降到最低点;肥料也由合作社统一购进有机肥,保证更多的放心蔬菜走向市场。二是生产档案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合作社建立了社员登记册和交易记录册,对所有农户建立了档案,详细记录农户种植蔬菜的品种、面积及位置。三是基地产品检测制度,确保安全期采收。合作社先后投入近10万元,建立样品抽检化验室,添置检测设备、配备4名专业人员,每天对上市的蔬菜进行的抽样快速检测,对蔬菜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一旦发现不合格蔬菜立即清除。四是基地准出制度,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采收、不出售,严把基地准出关。五是质量追溯制度,不断完善检测手段,采用条码技术,实施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确保上市蔬菜质量安全,确保责任可追究。由于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近几年来,合作社生产的蔬菜、水果不仅成功打入了区内的大型超市和农产品市场,而且还远销到扬州、泰州、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超市、酒店、宾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扬州市供销合作社、江都区供销合作社、江都区委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