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送去针线粮下山,一人辛苦万人甜”。这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大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的精神写照。60多年过去了,供销合作社与共和国一起成长,“扁担精神”生生不息、与时俱进、薪火相传,凝聚和鼓舞了一代代供销合作社人扎根“三农”、勤俭办社、真抓实干、默默奉献,在岁月长河里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奋斗轨迹,在不懈探索中谱写了催人奋进的发展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农业、农村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湖北正奋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湖北供销合作社振兴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务院40号文件和省政府75号文件的出台,为湖北供销合作社事业指明了改革发展的方向。此外,湖北供销合作社“七代会”的胜利召开,为湖北供销合作社事业描绘了“十二五”发展的蓝图。新年伊始,湖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振兴县级供销合作社的通知》,召开全省振兴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进行动员部署,提出了振兴发展的明确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我们更要以“扁担精神”为动力,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此推动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首先,要着力服务农业强省建设。全省供销合作社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奋力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战略任务,按照全国总社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的总体要求,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十二五”期间,强力推进、大力实施县级供销合作社振兴工程。具体落实好五项建设:社有企业成长工程、农产品市场建设工程、现代农业服务工程、通村商务信息化工程和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工程。突出抓好农产品市场、农资配送中心及庄稼医院、村级综合服务社、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及供销超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基层社及示范专业合作社建设等六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健全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参与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其次,着力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完整、经营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进一步搞活城乡双向流通。一是抓紧在主产区、主销区和集散地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社区平价菜店,努力化解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使农民和市民都得到实惠。二是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大型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企业,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网点建设。三是加快农资、棉花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加快粮棉主产区和重点县市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推进放心农资“四统一”连锁经营;加快棉花仓储物流体系和资源加工基地建设,发挥农资、棉花市场的主导作用,履行好市场调控职能。四是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加强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交易市场、综合加工利用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加快社区和村镇回收网点建设,重点抓好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合作建设“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
再次,着力帮助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特点,组织和引导农民改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小农生产方式,推动发展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致富。到“十二五”期末,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销售总额要达到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0%以上。围绕棉花、茶叶、蔬菜、果品、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步伐,真正做强、做大、做实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培育“百亿企业”3家,10亿以上的企业30家;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25000家,基本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狠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村级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积极建设现代农业服务工程,依托基层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庄稼医院搞好农业综合服务,做到“技术要领到人,良种良肥到田,从种到收机械化,产品销路保畅通”。
另外,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抢抓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和环境机遇,以“敢于争、善于抢、勇于拼”的精神,促进县级供销合作社的全面振兴。坚持系统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的发展共识,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弘扬尊商、亲商、护商、暖商的重商文化,树立和宣传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先进典型,打造合作社文化“软实力”,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塑造“新供销、新网络、新服务”的良好形象。
湖北供销合作社正以新时期“扁担精神”为指引,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在振兴发展的大道上跨越赶超、勇往直前!
(作者单位:湖北省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