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国蔬菜种业为何受制于“洋种子”


  作为中国最大蔬菜基地的寿光,目前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大宗蔬菜种子市场已基本被国外品种垄断,国产种子占有率不断下降。这种情况,在各地蔬菜市场也很普遍。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员宋杰凝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及出口国家,平均每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8亿亩。2011年全国蔬菜产量达6.77亿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世界一半以上。但2/3以上的蔬菜种子均来自外资企业,仅蔬菜第一大县山东寿光每年销售外国蔬菜种子就超过6亿元。

  宋杰凝认为,发达国家蔬菜种子公司对种子市场研究十分精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十分成熟,且各部门分工十分明确。反观我国蔬菜种子产业,目前主要以小公司甚至家庭为单位进行种子生产,产业难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这些规模小、生产分散、缺乏技术指导、管理粗放的小种子公司生产出来的种子产量低、发芽率较低、抗风险能力差。此外由于不重视检测及包装,往往很难得到市场青睐。

  中投顾问总监张研霖认为,发达国家蔬菜种业发展成熟,我国蔬菜种业要想突破重围,收复失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应该丰富野生蔬菜种质资源收集,强化蔬菜产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品种培育,并创新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和育种的体制机制,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公司。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设施农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发达国家的大型蔬菜商业化种子公司都掌握了重要的种质资源,同时利用先进技术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尽管我国蔬菜种业也拥有优良的种质资源,但由于没有和育种工作很好的结合,导致产业相对落后。

  (和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