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米雅娜) 6月7日,“中国特色合作社发展之路”交流会在京召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杨传堂主持会议并讲话。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龙,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党委书记陈建华,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集体经济和手工业指导部副主任王福岭,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副秘书长杜玉环在交流会上发言。总社领导李春生、戴公兴、蒋省三出席交流会。
与会嘉宾结合工作实际详细介绍了水利、科技、林业、农业和手工业等领域合作组织发展状况,并就中国特色合作社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合作社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当前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有效管理、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发挥林业综合效益、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理论研究滞后、政策支持不足、法律体系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总体发展水平偏低等不足。各相关部门应当从国情和工作实际出发,共同加强合作经济理论的研究,以坚实的理论来指导中国合作社丰富多彩的实践;应当积极争取政府对合作社发展的全方位支持,努力构建政府支持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良性发展模式;应当进一步加强合作社领域的立法,不断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合作社发展实际的法律体系;应当不断提升合作社自身发展实力和水平,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充分体现合作社社会价值;应当加强交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合作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杨传堂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合作经济在探索中不断向前,在创新中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适合市场经济特点、吻合“三农”特征、切合合作社特性的改革发展之路。合作社已经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国内外发展大势,以更长远的眼光携手推动中国特色合作社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一是必须始终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合作社发展道路。要在学习借鉴各国合作社成功经验基础上,立足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奋力推进中国特色合作社科学发展。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参与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一切从广大农民的需要出发,大力支持、积极倡导各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合作形式,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三是必须始终坚持经济组织属性和合作制原则,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独特的组织和经营优势,使合作社在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合作社发展活力。要积极抢抓“三化”同步和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机遇,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加强联合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形成推动合作社发展的长效机制。
国家林业局林改司巡视员安丰杰、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副司长顾斌杰、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集体经济和手工业指导部副主任康培莲、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徐亚丽及总社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