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6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他把“烂摊子”变成“生力军”
——访江西省上栗县金山镇供销合作社主任阮宗国
□ 本报记者 叶 梓

  阮宗国在考察系统内的便民超市。

编者按: 

  今年是国际合作社年,各地供销合作社都开展了丰富多采的主题活动。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的记者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发现了这样一群可敬的供销合作社人——他们淡泊名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他们紧密协作,与自己的团队相互关爱;他们乐于服务,群众的赞许是对他们工作最大的肯定;他们勇于创新,不断在合作社事业的发展中谱写新篇。他们是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实践者,他们的精神值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学习。

  从本期起,我们陆续刊登各地供销合作社一些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记录他们创业的艰难与成绩。

  在江西省上栗县供销合作社系统,阮宗国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金山基层社党支部书记、主任,更因他是一个时刻牢记服务宗旨、懂经营善管理、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好带头人。熟悉供销合作社的人都说“金山社能有今天,多亏有个好的当家人”。

  解除“包袱”  重振雄风

  金山供销合作社地处湘赣边界的金山镇,为上栗县北三大乡镇之一,农业人口6万多人,金山供销合作社社服务范围辐射湘赣上栗、桐木、大瑶、富里等多个乡镇。

  1993年,阮宗国来到了金山供销合作社。那时的金山供销合作社由于管理不善,加上企业运作不合理,成了金山的一个烂摊子:管理混乱、人心涣散,企业总负债450多万元,年亏损数十万元。面对这个人见人躲的“包袱”,阮宗国却欣然接手。在他的心里,并没有觉得供销合作社是一个“包袱”,他觉得供销合作社是块不错的金字招牌,背靠农民、服务农业,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应该会有大作为的,关键是如何发挥出供销合作社的优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供销合作社落后的营业设施和网点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阮宗国由此认为“拆旧建新、卖小建大、确保资产不流失”是盘活闲置资产的不错方案。定了方案,接下来就是实施了。在广泛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他逐渐摸索出一套个人承包、集中经营、盘活租赁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阮宗国带领金山供销合作社拍卖了部分边远、亏损分店,集中资金加快中心集镇网点建设。1993年以来,金山供销合作社共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其本人带头集资10万元,兴建办公楼一栋、沿街店面16个,改造营业店面15个,使固定资产净增300万元,年租金收入增加近20万元。这为企业走向市场、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强化基层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亏损的问题解决了。但是,阮宗国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基层社由于疏于管理,出现了人心涣散的局面,强化基层社建设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使基层社达到既减员又增效的目的,他首先对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整合,精减行政人员,同时采取交纳风险金的办法,建立起责、权、利相结合、效益挂钩、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基层社的管理水平。另外,他带领当地农民创建了农资合作社和农副产品合作社,广泛吸收当地农民、个体户和供销合作社职工共同出资、合作经营,大大提高了基层社在农村中市场占有率,促进了农民增收。

  2003年,全市基层社“整体拍卖,一步转民”的改革热潮呼啸而来。在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关键时刻,阮宗国显示了临危不乱的大将风范。有一位老职工拉着他的手说:“企业包袱越来越轻,有好的基础,我们不能分光散掉啊!”面对这份真情和信任,他深受感动。经过深思熟虑,他没有盲目跟风,而是顶住各方压力,稳妥地拿出了整体改造、盘活提升的工作思路。阮宗国以他的大智大勇,带领金山供销合作社走出了困境,跃上了新的台阶。到目前为止,全社已无一分钱外债,总资产达800余万元。

  为了让基层社与农民的关系更加紧密,阮宗国认真总结以往基层社农资供应中的经验与教训,把重视市场信息与了解农民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了为农服务方式。在组织农资调运前,他先带领职工深入到村、组和农户中,了解农民的需求。赶在农资调运旺季之前,提前储备,掌握主动权,减少流通环节的费用,降低农资成本,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同时他还严把质量关,杜绝假昌伪劣产品的进入,以良好的信誉取信于民。他说:“农民一年到头来不容易,我决不允许因为我们的失误而造成农民的损失。”

  “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这是他一直信奉的工作宗旨,无论是农资销售淡季还是旺季,他都要求职工坚持做到每天24小时服务,农民随到随供,热情服务。他还经常带领职工进村入户,讲述农资真假辨别知识,增强了农民的防伪意识,调动了农民购买农用物资的热情。

  在谈到基层社今后的发展和打算时,他说:“基层社要发展壮大,满足于现状是不行的。必须要与农民结合,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之路。让基层社成为农业、农村发展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

  强大人格 凝聚供销力量

  多年来,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阮宗国都会要求自己首先要做到。他的一身正气和人格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供销合作社的职工都说:“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是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有阮主任在,大家都放心。”

  阮宗国有声色俱厉的一面,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他对职工的冷暖从不大意,职工生病,他都提着礼品去看望;职工有什么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他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把职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现在的金山供销合作社,全社70多位退休职工都能拿到退休金,老有所养,幸福安度晚年。企业在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心目中有了良好的形象和信誉,阮宗国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2010年,阮宗国作为全省13位代表之一进京参加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五次代表大会。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压力无处不在。每个人只有释放内在的最大潜能,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正如阮宗国所言:“工作就是事业,事业就要奋斗。奋斗就要吃苦,一年365天,就是365条路,路路有艰险,路路有荆棘。世界上没有插满鲜花的路。”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实现着自我价值的供销合作社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