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6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定格的珍贵瞬间

山东省东平农村合作银行 王文章

  时光流逝,回首往事,珍贵的瞬间犹如岁月银滩上的珍珠,闪烁出熠熠之辉。两年的农信成长路上,一个个伴我同行随我成长的片段,让我收获了人生的感怀,爱上了这份事业。看到信合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省联社成立以来凸显的勃勃生机,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将这些精彩瞬间不断回放,希望能永留记忆。

  镜头一:

  营业室里爱哭的小姑娘

  这是个不到80平方米的乡镇信用社营业室,2010年4月26日,一个爱哭的小姑娘拎着大包小包走进了这里。怯怯地自我介绍,腼腆地不敢抬头,紧张到微微发抖的身躯,这就是她——一个中文专业毕业、从未接触过银行业务的农信新兵。

  当天下午,行长就手把手教她打算盘、练点钞,笨手笨脚的她一下午都没有练出连贯动作,看着身边哥哥姐姐们熟练地操作业务,小姑娘再也噙不住眼中的泪水,在营业室呜呜大哭。晚上呆在宿舍里,第一次离家的她想起远方的亲人,又是一场痛哭。

  第二天,会计主管教她写数码,同事们不厌其烦地掰着她的手教她正确的点钞姿势,倾囊相授毫不保留。这一次小姑娘的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却不是因为难过,而是感动。

  今天,这个小姑娘在信用社温暖的家里长大了。她很快进入角色、融进集体,不仅再没有哭过鼻子,还成为了单位的业务骨干。这个小姑娘就是我。

  信合的大家庭里传递着真诚、散发着信任、积累着友谊,让每一个走进农信的新员工都真切地感受到信合的情意是如此温暖诚挚,值得深藏。 

  镜头二:

  小小“土豆猪”伴我成长

  “小王,给你!”代办员申大叔从柜台前递给我一个小盒子,一脸神秘。

  “这是?”我轻轻打开盒子,“呀,小猪!不对,是土豆!哈哈,土豆猪!”

  “对喽,这是我从收获的土豆堆里给你挑出来的,我猜你一定喜欢,特意给你送来了,怎么样,喜欢不?”申大叔笑得一脸慈祥,脸上的皱纹都凝成了一朵盛开的花儿。

  “喜欢喜欢!谢谢你,申大叔!”

  “谢啥?孩子你工作认真,对我们服务热情又周到,我们还得感谢你啊!”

  工作之后的我认识了许多做信用社协理员的大叔大伯,他们有的是“核桃种植大王”,有的是“土豆种植大王”。他们生活里风趣幽默,工作上严谨负责,与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刚上岗的时候,他们却不太信任年轻的我,不肯让我为他们办理业务。

  一件事改变了大家对我的看法。一天,申大叔收到了一笔现金货款,全是十元以下脏乱不堪的零钱和硬币。生气的申大叔要把货款退回去,直说生意不做了。我连忙拦住他,利用整整一个晚上的休息时间帮他清点零币。等到零币清点结束,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了。

  第二天,申大叔悄悄把一张写着“工作服务优秀”的小纸条随着存款凭条塞到我的手里,那一瞬间,我特别想哭,因为我作为一名信合人的价值终于得到了客户的肯定,这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啊。

  从此,申大叔成为我的忠实客户,每次都要来我这里办理业务。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几位协理员大叔都成为了我的好朋友,给我家人一般的关怀。郑大叔每当从报纸上看到我发表的稿子都会鼓励我几句,成为我忠实的读者;许阿姨总是会把自己做的小点心给我品尝;还有申大叔给我的那只小小“土豆猪”,我将它拍成照片,连同大家给我写满鼓励的小纸条,作为我成长路上不竭的动力,激励自己不断成长,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

  镜头三:

  “逃债”三年的借款人

  9月的一天,一位农户来到柜台前要归还贷款。当我做完查询之后,深深地吃了一惊——此笔贷款竟然3年未还本息,而且借款人外出打工杳无音信。

  说实话,大家都以为这笔贷款一定是收不回来了。可是今天他居然自己上门归还贷款。当我将本息的合计数告诉他时,他毫不犹豫地把钱递给了我。看着我复杂的表情,他像自嘲般地说:“这两年没钱,还不上也没脸见你们,今年宽松了,我赶紧全还了吧。当初信用社给我贷款,看中的是我这个人,我可不能丢了信誉。”

  事后我和主管交流了这件事,主管对我说,其实这样的事例并不在少数。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王,知道为什么大家叫我们信用社吗?因为我们以诚信为本。”他告诉我,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我们在工作中努力营造信用氛围,改善的不仅仅是经营环境,更是老百姓心中对诚信的认识。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农民朋友就会把“诚信”两个字作为个人的最高荣誉来珍惜和维护,我们建设新农村的道路就会更加顺利。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几个瞬间平淡无奇,但它们在我的记忆中却是历久弥新。因为它们反映出的是我身边最真实的事情,折射出的是信合事业几十年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文化:这是同事间的彼此真诚、是信用社与农户间的相互信任、是信用社与社会环境间的共同和谐……这份独特的文化造就了一代代农信人,更塑造出开拓进取、锐意发展的农信新一代。走在农信成长的道路上,经历着一幕幕发展的波澜壮阔,我坚信:农信的未来一定更加美好!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