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位到家不过半小时的车程,做完日结,尾箱凭证进库后,我告别值班的同事,骑着摩托车踏上了回家的路。斜阳西落,天边残阳折射的斑斓线束,依稀将身影拉得老长。
前些天就打电话告诉母亲我会在端午节前回趟家,奈何诸多林林总总的缘由,终究还是推迟到端午节的前一天。
走进熟悉的小院,一股浓郁的过节气氛便扑将而来。端午未到,母亲早已忙碌了起来。新摘的粽叶、淘白了的糯米、陈年的绿豆、洗刷得干干净净的鸡蛋,以及整整齐齐的艾叶,一股脑儿全部呈现在我的面前。老式的木头盆里,被水洗净后的那一垛垛碧绿的粽叶,还透着清新的气息。将它放入锅灶里面的大锅,滚水漫浸,大火舔灶,热气腾腾,然后便有了包粽子的绝佳原材料。那粽叶飘香之处,恰有三分端午之味。母亲说:“不要嘴馋,七大姑八大姨的,都送点去,在你那存了那么多钱,人情债难还啊!”我开玩笑回道:“没事,端午节我就躲在单位里了……”
工作后的几年里,因忙于前台柜员业务,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未曾在家过。还记得去年端午节时,支行隔壁的大妈,蹒跚着身躯送来些粽子和菜叶蛋,想起她一分一角的不易,顿时身心触动。贵为邻居,实为鱼水,端午佳节,竟还记得隔壁农商行的我们。都说基层辛苦,如若不曾体验下基层网点的生活,怎能感受信合人一路走过的艰辛?
今年,早在端午节前,我就跟父亲商量不回家过节了,要在单位值班。父亲面无表情的沉默和额头斑驳的白发,让我感到无比凄楚,更是觉得不忍心,点滴中时间仿佛凝滞。我何曾不理解人到老年,对子女的期盼不在于物质的回馈,而在于子女的陪伴,千言万语不及膝前子女敬上的一杯薄酒、耳边的一声问候。父亲絮絮叮嘱着:“上班的路上注意安全;不要抽烟少喝点酒;在银行上班,和钱打交道,不要出错……”我本想宽慰几句,终究只能频频点头,什么也说不出来。
佳节来临,我们信合人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心服务着每一位客户。服务千家万户,笑对八方来客,是我们信合人不变的追求。柜台这方小小的舞台,留下我们默默耕耘的足迹;一台小小的终端,处理着各项业务,让我们忙忙碌碌的身影抒写着平凡的人生,信合人理想的光芒在这里闪烁着亮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