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重庆记者杨耀文 见习记者 周烨)7月3日—4日,渝、湘、鄂、黔(武陵山)首届供销协作、座谈、农产品展销会在重庆市黔江区顺利召开,来自渝、鄂、湘、黔4省29州、区、市(县)供销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这次展销会。
协作会上,各级领导和各地供销合作社代表分别阐述了当前武陵山片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不足和面临的机遇。会议指出,面对机遇,联合发展、互帮互助是片区供销经济协作的基本定位和根本出路。加强片区内供销合作社的协作,是“三农”工作的需要,更是供销合作社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武陵山片区覆盖渝、湘、鄂、黔4省71个县市区,涉及地域广,人口众多,其组织框架和协作机制的设计重在科学与务实。会议建议以重点城市和同质经济圈成立协作组织,完善运作体系,逐步推广扩展。在组织框架设计上,建议在召开协作会议基础上,明确组织主体,制定纲领和章程,并成立常务理事会和专门的委员会开展日常工作。同时做好软件建设,在项目建设、政策争取上统一行动,在宣传、标识推广上协调一致,逐步形成片区供销合作社文化氛围,提升供销合作社的影响力。
在协作会期间,来自渝、鄂、湘、黔4省29个州、区、市(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产品展销会在黔江区武陵文化广场展出。记者从为期两天的农产品展销会上获悉,10个单位进行了产销对接现场签约,签约品种达286个,金额约3.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