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济源农村商业银行,都知道他们主要是跟“三农”打交道的,然而,就是这样一家银行,却是济源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佼佼者。在服务“三农”上一枝独秀,在服务小微企业发展上也是当仁不让,独领风骚。
截至5月底,该行存款余额达72亿元,贷款余额达50.61亿元,存贷规模均居全市之首;共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86亿元,较年初上升6.87亿元,通过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库存为现金、为小微企业找担保,为信用企业让利,解决了一大批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今年4月初,济源市天坛电器有限公司急需一笔资金,就在企业的经营者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的时候,济源农村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送上门来。
天坛电器董事长兼总经理柴趁友说:“从去年到现在,回款不是很好,流资不足,我刚好想进一批压铸互感器设备,两套设备带模具下来要200多万元。正在我苦思冥想上哪去弄这笔钱的时侯,农商行的人来了。”
来到柴总办公室的是轵城支行走访科技园区的工作人员,了解了天坛电器的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收集了贷款资料,从申请到审批,从签订合同到贷款发放,短短10天的时间,400万元的贷款就打到了天坛电器的账户上。
要贷款,就要上银行,天坛电器厂的柴总没有想到,银行的人能主动找上门来。“更令我想不到的是,从提出需求,到我贷出来钱,总共用了10天时间,真是解决了大问题。”
作为企业的第一笔贷款,速度这么快,出乎天坛电器柴总的意料。而且,通过这次贷款,柴总还有个很深的体会:“我有啥困难,人家到现场来解决,比如说需要啥资料,人家直接到财务上一查把资料拿走了,不需要我来回跑,省事得很。”
这只是济源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走访活动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在4月份开展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月中,济源农村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一共走访了134家企业,其中有74家企业和济源农村商业银行建立了业务关系。
变库存为现金
对小微企业而言,一方面拥有大量的存货、产成品,另一方面却存在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有资产无现金,资金链断裂。
为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济源农村商业银行克服当地没有专业仓储公司的不利条件,通过引进第三方监管模式,推出了仓储质押贷款业务。质押物实行动态监管,既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又为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自业务开办以来,济源农商行已累计向东方粮业等12家小微企业发放此类贷款19笔1.53亿元。
济源市山河冶炼有限公司正是靠这样的方式取得的贷款。该公司总经理李林介绍说他们平时库存的产品有400多吨,价值500多万。库存量大以后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难度。作为企业领导者,他也觉得很头疼。“了解到农商行推出仓储质押贷款后,我们喜出望外,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济源农村商业银行经过实地考察、审核,连担保带质押给我们授信了1000多万元,库存的产品变成了现金,能作为企业流动资金使用了,这对我们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铅锭、煤炭、小麦等等,这些堆放在仓库里的货物都能变成流动的资金。仓储质押贷款业务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另辟了蹊径,盘活了“沉睡”的资本,满足了小微企业“短、小、频、急”融资需求,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了企业融资能力,降低了信贷资金风险。
为小微企业找担保
对于一些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来说,在销售旺季订单量激增,企业急需资金,但要找到合适的担保单位担保贷款,非常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济源农村商业银行与济源市投资担保公司合作,开办了“专业担保机构担保贷款”。
新型木塑公司正是通过这种渠道贷来了资金,带来了效益。
新型木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才说:“担保公司对我们企业的担保,使我们省了很多事,因为很多企业不愿意跟我们小企业打交道,可是担保公司跟我们合作之后,我们就不用操这个心了。一说贷款,他们马上就来考察,只要符合条件,立马把手续办了,速度又快,利息又低。”通过担保公司的担保,新型木塑公司顺利拿到了500万元的贷款。
6月6日上午,该公司接到了来自海南和郑州1000套室内门的订单,光这一个订单就可以让该公司获利30万元,这让该公司的经营者喜出望外。
从2009年的几十万元贷款,到后来的100万元、300万元,现在的500万元,新型木塑公司这家小微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我们从300万元的资产到现在一个多亿的资产,全是因为背后有农商行的支持,这是‘贷’出来的效益。”董事长王永才经常这样说。
目前,通过这种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的模式,济源农村商业银行已经为80多家企业发放了两亿元贷款。
为客户而变,因客户而变,不断创新,互助共赢,这正是济源农村商业银行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