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7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服装企业“消化不良” 库存3年卖不完


  “一折清仓”“限时特卖”……这种偶尔为之的重磅促销手段正日益常态化。“现在的服装企业,没有哪一家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成品存货压力。”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近两年来,随着欧债危机、经济形势的走弱等原因,服装行业遇到空前的销售瓶颈,“高库存现已成为国内服装企业的普遍现象。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存货。”

  “这几年的库存压力的确比较大。”某品牌服饰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吴先生坦言,“我听说很多品牌的库存的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超过50%。”

  “到现在,某些品牌3年来积压的存货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他表示,企业“必须开闸放水,通过大量倾销来回收现金。”

  他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消费者购买力急速下降,大量成品服装迅速积压。据吴先生说,雪上加霜的是,就在去年制定出货计划时,部分品牌还憧憬着经济会快速好转,没能及时削弱产量,导致库存继续扩大。

  “另一方面,受欧债危机影响,来自欧洲的订单严重缩水。”一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以前欧美人看了样板就直接下单,现在却要反复谈判,要求进一步降低成本,但成本也在飞涨。”上述人士算了笔账,“原本100万的单子可以赚个20万,现在恐怕只有10万元利润了。”因此,很多外贸企业眼见出口订单下滑,纷纷通过电商渠道出货,或者自创品牌杀入零售市场,这加剧了行业竞争。

  此前,鞋服分析师马岗曾表示:“如果把目前全国库存的服装拿出来卖,只怕三年都卖不完。”

  “库存可谓是一颗定时炸弹。”分析人士称,“如市场无法消化快速增长的库存,必然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近日,一家国内著名运动服装企业公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订货会数据,其中服装产品订单数量和订单金额,同比下降均超过20%。该企业坦言,这是为了避免对零售端产生新的存货压力,主动与经销商沟通,控制订单安排,并计划今明两年致力于清理零售端库存。

  一位服装业内人士透露,一般而言,清理库存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打折促销,一线城市无法处理的打折存货,可以拿到二、三线城市集中消化。其次,加大网销力度。

  再次,就是循环销售,“这在运动服饰系列比较常见,将去年的秋款放到今年春季来销售,原本的春装订单直接取消。”

  如果还不行,就只能低价清仓了,但这对品牌形象损害较大,厂家一般不愿考虑。

(王黎娟)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