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唯冠吃“苹果”的启示


  苹果与深圳唯冠的iPad商标案最终得到解决,苹果支付6000万美元一揽子解决iPad商标纠纷。

  唯冠和苹果的官司打得热闹,围观者众。原因在于双方力量的严重不对称,一个是濒临破产的中国小公司,一个是全球IT产业的美国大公司。这场不对称的知识产权战,就像老鼠战大象,老鼠掐住了大象的死穴,狠狠地教训了大象一把。

  但在中国开打的这场官司,相当一部分人情感天平上的砝码还是倾向于苹果。在我看来,原因复杂多样,如对乔布斯的崇拜,如对苹果产品的挚爱。因此认定唯冠“吃苹果”就是吃大户救急。

  法庭上的轮番博弈表明,这就是一场正常的知识产权官司。无论谁大谁小谁弱谁强,存在利益纠葛和权利纠纷,就是平等的市场契约主体。谈不拢就经法庭裁决,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常识的维权手段。故而,唯冠的维权无关道德褒贬,只是普通商业纠纷。法庭予以受理,唯冠咬住苹果不管有何功利目的,都有着法治上的理性。

  苹果愿意付出6000万美元予以和解,可见其胜诉的底气不足。这或许源于其损害了唯冠品牌的知识产权,或是因为技术操作上的疏忽所致。但不管是哪一种,苹果为其市场瑕疵埋单都是天经地义。

  如果没有这场官司,国人或许根本不晓得唯冠是何方神圣。但唯冠给予中国市场的意义不是这场官司带来的名利双收,而是市场和法治的双重启蒙——市场博弈,不分大小,只讲权利对等;敢打官司,法治维权。而这,恰恰是国人极稀缺的品质。

(张敬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