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远离陆地的海岛渔村--竹岔岛村渔民杨希海家里,聚集了当地很多渔民,大家围在一台小小的机器旁边,只见杨希海手持青岛黄岛农村合作银行的一本通存折,放在读卡槽里一刷,输入取款金额和密码,不一会儿,一笔支取现金业务便办理成功,现场围观的人们一片欢呼。
竹岔岛又名鸡鸣岛、稽查岛,它是青岛开发区唯一有居民居住的海岛,位于青岛开发区东南海域,面积0.38平方公里,距陆地最远距离8.5海里,最近处也有2.9海里。岛上现有住户200余户,人口约700人,常住人口300人,大都以渔业捕捞、养殖为生。由于远离陆地,交通不便,进出海岛全凭几条渔船,一旦遇到刮风、下雨、起雾的天气,就无法出行。即使是晴好天气,也要根据潮涨潮落来判断渔船何时可以靠岸,这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岛上居民少,安装自助机具无利可图,其他金融机构都没有布设银行机具的意向。所以,这里成了青岛开发区金融服务的盲区,渔民办理金融业务都要渡海到陆地办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岛上一些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的老年人遇到了很大的难题。他们每月领取养老保险金都得由子女或托人出岛代领,十分不便。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海岛渔民办理金融业务难问题,青岛黄岛农村合作银行认真按照省、市联社关于布设农民自助终端总体安排部署,把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自助机具布设渠道领导小组,全力推进自助机具布设进度。在布设考察时,远离陆地的竹岔岛村被优先列入了布设考察范围,经过严格考察,最终确定在信用好、威信高的渔民杨希海家中安装1台农民自助终端。
5月24日上午11时30分,载着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的船只缓缓停靠竹岔岛岸边,标志着该村多年没有金融服务的历史将被改写。听说要在岛上安装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一些老年人还纷纷回家拿来了代发养老保险存折,询问办理业务情况。上午12时许,农民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安装到位,作为海岛上的新生事物,开始人们还对设备功能半信半疑,当杨希海第一个办理了业务,并成功提取了100元钱后,引起了现场许多人的好奇、欢呼和鼓掌。因此,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渔民不出岛,也一样能办理余额查询、现金支取、代缴话费等金融业务。青岛黄岛农村合作银行被岛上居民亲切地称为“渔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