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底,北京将再添4条地铁线,届时每天高峰时段的客流量将突破1000万人次。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北京的地铁便利店仅有一种停放在地铁口的房车。
房车便利店采用窗口交易的方式,店里的商品主要是饮料、香烟、泡面、饼干、面包、口香糖和纸巾等快消商品,早餐还会提供汉堡和热狗。顾客可以付现金,也可以刷交通一卡通。
房车便利店的业绩并不完全取决于地下人群的多少,而且还与周边是否有可竞争的店铺有很大的关系。
和平里北街地铁站只有一处房车便利店,据营业员介绍,每天的营业额有1000多元;三元桥地铁站设有4处便利店,每店每天能达到五六千元的业绩;国贸站4处便利店的单店日营业额更是突破了万元,与一家普通7-11门店的日营业额相差无几。
由于统一规划,地铁口附近很难找到快餐店、便利店以及社区杂货店,即使有,也被马路阻隔。在这种情况下,房车便利店就成了人们购买早餐、零食甚至是生活必需品的不二之选。
房车便利店是一种新型超市形式,它解决了实体房房租高、好店面难寻的问题,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应急的需求。不过,房车便利店要想树立起品牌,产生一批忠实消费者,仍需要在商品品类和增值服务上下功夫。
营销专家于扬利指出,相比传统小店,房车便利店的目标消费群是都市上班族。公司应做针对性的促销和服务。针对杭州地铁便利店的前景,华润万家华东区负责人竞标时说,由于地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快速、便利、新鲜和安全的,便利店将以鲜食热食为销售重心。
严格说来,北京的房车便利店到现在能够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主要是依靠排他性的位置优势和选择地铁口的主动性。在商品品牌上,其与一般杂货店无异;在鲜食热食的供应上,受房车条件的限制,便利店也无法提供多种选择的商品。其早餐主要供应汉堡、热狗等西式热食,显然无法满足北方上班族多样化的早餐需求;在增值服务上,目前房车便利店只有担当京东商城自提点的服务。
如果无法在商品品类和增值服务上形成独特竞争力,房车便利店注定只能是消费者应急需求的选择。一旦同一地铁口的写字楼底商开出7-11之类的品牌便利店,房车便利店将毫无竞争力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