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几年农业龙头企业和为农服务的中小企业出现的融资难、贷款难的情况,安徽省宁国市供销合作社以其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为主体,先后投资成立了宁国市供销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宁国市国园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宁国市供销鑫辉资金互助社,涉足金融服务领域,在扩大盈利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公益性。
供销金融的“三驾马车”
2010年10月,宁国供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注册资本2000万元,是安徽省首家县级供销合作社系统小额贷款公司。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方针,明确“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和原则,为“三农”、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提供资产抵押或联保贷款。截至2011年12月底,实现放贷178笔、放款额6570万元、利润额291万元。该公司的成立和运营架起了供销合作社资本与“三农”和中小企业间的桥梁,对解决宁国市中小企业融资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宁国市国园投资担保公司(融资性)正式成立,注册资本3100万元。公司与宁国市供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分类经营。
2012年6月,宁国市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再次作为发起人,成立了宁国市供销鑫辉资金互助社。互助社注册资本504万元,现有职工16人,自2012年4月8日试营业以来,已有197人入会。他们的任务主要是为那些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临时资金困难的个人、团体及供销合作社下属合作社提供更宽泛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
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资金互助社这“三驾马车”的建立,创新了宁国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功能,受到了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中小微企业的欢迎,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也树立了供销合作社新的社会形象。
开展金融服务面临挑战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尽管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供销合作社实力相对较弱,资金也相对较少,要取得较快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
从政策环境来看,近年来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但在操作层面却缺乏完备的配套措施,如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的税收优惠、补贴优惠、风险补偿金等,由于种种原因尚不能落实到位,制约了供销合作社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开展。
由于供销合作社开展金融服务尚处于初期阶段,信息来源狭窄,征信系统条件不具备,无法像商业银行那样在发放贷款前查询个人和企业的征信情况,因此控制贷款风险的难度大大增加。记者还了解到,供销合作社系统及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有效抵质押品不足和融资环境差的问题。例如,办理抵质押手续过于苛刻,车管部门不受理担保机构为抵押权人的机动车辆抵押登记,房管部门不受理担保公司的预登记办理等,同时,部分登记部门在办理抵押登记时还存在收费过高等情况。此外,专业人才缺乏也成为供销合作社进一步参与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之一。
供销金融前景美好
宁国市供销合作社主任朱辉表示,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对于供销合作社来说是新鲜事物,尽管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它的前景一定是好的。因此,宁国市社将继续深入推进金融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积极运作,创造条件,实现现有小贷公司向村镇银行的过渡;同时,加大对社属专业合作社的资本投入力度,鼓励其加入资金互助社,提高农村资金互助社效益和影响力,扩大供销合作社资本在农村金融行业的份额。
在具体操作上,首先是开展增资扩股,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增收节支、防范风险、扩大融资担保规模和受益面,积极争取财政注资,同时选择时机面向系统增资扩股;其次,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密切与农行、农发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的联系,争取早日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再其次是充分利用“新网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寻找优势涉农新项目,争取政府与财政支持。
目前,宁国市社正计划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一批精通金融、投资、担保业务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业务骨干,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一支供销合作社自己的金融人才队伍,为推动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