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融业有点“出彩”,农行副行长杨琨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烟台银行董事长庄永辉被双规,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被双规……这些事件表面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可仔细分析一下,却可以从中“嗅出”一个新的气息,那就是金融业已被纳入反腐重点,金融业的反腐已经利剑出鞘。
此次金融反腐,笔者认为有三点值得关注:
关注之一:重拳出击。
虽然近年来金融系统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持续开展,对规范日常经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此类活动以自查为主,发现问题也以“自我消化”为主。如今,将金融业纳入反腐重点领域,有利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关注之二:盯住高管。
金融高管的高收入一直备受关注。遗憾的是个别高管不仅收入与员工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官谱越摆越大,大有“我的地盘我作主”的味道。再加上此前不少反腐案件是“只拍苍蝇不打老虎”,时间一长有些人就真的认为自己是“超人”,却不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不走正道刺伤自己只是时间问题。将金融高管中的违规者“拎出来”,不仅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扭转不良风气,净化金融环境。
关注之三:强调纯洁。
用人不当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不行。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关系人违规放贷提供便利,不行。参与社会非法集资谋取不当利益,不行。借改革之机,利用内幕消息侵吞公共资产,不行。操纵组织人事搞“技术性调整”,说什么“不是我的人,不是我喜欢的菜,就入不了我的法眼”的,更不行。经常吹吹风打扫一下,不仅可以减少腐败变质的概率,提高群体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和严格队伍管理相结合、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和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相结合、坚决惩治腐败和有效预防腐败相结合、发挥监督作用和严肃党的纪律相结合,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作为金融业,我们又该如何跟进呢?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金融人”,我觉得领导干部当下最重要的是管好人,特别是要管好自己。
一是塑心。
有人形容有些领导有“三多”——开会多、酒宴多、跑动多。现在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要多读书、少应酬是有道理的,毕竟自律关键靠自己。
二是正行。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种思想要不得,落实到行动中去更危险。可有些领导却偏偏喜欢玩权,自以为是高手,可以玩得风生水起,却不知越走越远,这样的人“出事”只是迟早的事。心为民所想,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工作辛苦点,做事规矩点,道德纯粹点,即便成不了什么大人物,至少人生可以过得踏实,过得有意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生存的社会,仰望星空可以问心无愧。
三是清火。
领导干部工作忙是事实,但只要能挤时间还是有的,出去活动活动还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如利用节假日到寺庙去静处,可反思生活,反思人生。到监狱去接受教育,听听现场说法,谈谈个人感受。到纪念馆去走走,看看人生在世能留下什么,想想人生追求如何才有价值。也许这样的建议不一定欢迎,但不失为一剂清火良药。
2012年中央金融机构纪检监察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要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打击以贷谋私、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行为,有效遏制金融领域腐败问题多发势头。但愿此次金融反腐能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步伐能够更加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