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是国内久负盛名的条斑紫菜产销基地,紫菜一次加工企业有 41家,拥有一次加工设备 61套,年加工能力 10多万箱,年出口额高达 5000多万美元。这样的产、加、销能力使得当地沿海 1万多亩紫菜养殖面积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加工企业为此要到如东、射阳乃至连云港等地收购鲜紫菜。企业收购和生产需要相当多的流转资金,可是因为没有“土地证”、“房产证”等固定资产作抵押,很难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
面对紫菜企业在融资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作为肩负支农、助农重任的江苏启东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框架内,大胆尝试信贷担保方式创新。于是,经启东农商银行和合作社充分协商的专门为紫菜企业量身定做的贷款方案应运而生。
启东农商银行根据合作社交易资金封闭运行特点,实行了“专业合作社担保 +股东保证”的贷款形式。为此,双方特别明确了各自责任、建立了相关制度、拟定了担保贷款协议书,还制订了相应的自律监控和保证贷款资金安全办法。按照协议,合作社和紫菜企业均在农商银行系统开立了基本账户,启东农商银行依照各紫菜企业的产能和信用状况逐一进行存量、增量授信。紫菜一次加工企业随即凭相关手续分别在其开户的农商银行贷到了所需资金。
风险可控
由于没有抵质押物,协议要求贷款社员企业的紫菜产品都在合作社紫菜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交易成功后,由购买方将货款转划至合作社,再经合作社划拨至卖方。由于这些往来全部在农商银行系统进行,合作社又在农商银行保留一定的存款余额,从而实现了启东农商银行对合作社担保能力、合作社对被担保企业资金的可控性。
当然,如若一旦出现企业贷款逾期,启东农商银行则可以从担保的合作社账户中直接扣划资金,合作社则可向违约企业无限期追偿合法权益。从此贷款办法实施两年来的情况看,在2010年至 2011年产季, 22家紫菜企业的按时或提前还贷率为100%,在 2011年冬至 2012年产季, 25家贷款企业中,已有一番屋海苔、宏胜海苔提前归还本息,其他企业的资金状况无一失控。
多赢效应
“合作社担保 +股东保证”的贷款方式带来了多赢效应:合作社的活力增强了。自启东农商银行发放担保贷款后,东黄海紫菜合作社的社员企业从 29个发展到了 41个,新增了400多个养殖大户社员。紫菜业发展更健康了,仅企业赴外地收购鲜紫菜一项,因收购资金充足就节省了 200多万元。与此同时,增加了渔农收成,紫菜业的繁荣,给数以万计养殖户和农民工带来了高达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启东农商银行业务也有了进一步的推进。该行 6个沿海支行由此新增贷款客户 11个,盘活不良贷款近 300万元,收息率和收息面100%。在目前涉农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一贷款方式的多赢效应还体现在合作社密切了信用社同政府、紫菜企业、渔民的联系,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